1-10 月新能源汽车暴增 33%,外贸 + 民资齐发力,三大信号藏不住了?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0 14:22:59 阅读量:0

三重数据刷屏,中国经济韧性藏不住了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破 50% 的产业突破,一边是长三角 12 万亿外贸的区域韧性,再加上民间投资新政撕开垄断行业缺口。2025 年 1-10 月的三组关键数据,不仅勾勒出中国经济的增长轮廓,更释放出 “产业升级 + 政策松绑 + 外贸突围” 的三重利好,这波经济暖意,藏不住也挡不住!

第一重信号:新能源汽车 “碾压式” 增长,出口增速狂飙 90%

1-10 月新能源汽车以 33% 的同比增速,交出了 1294.3 万辆的销量成绩单,10 月单月渗透率更是冲到 51.6%,首次过半。这不是简单的数字增长,而是中国汽车产业的全面逆袭:

产销量双破千万:累计产销分别达 1301.5 万辆和 1294.3 万辆,相当于每天卖出 3.5 万辆新能源车,比 2024 年同期多卖 300 多万辆。

出口成增长引擎:1-10 月出口 201.4 万辆,同比暴涨 90.4%,首次年度突破 200 万辆,比利时、菲律宾、英国成为前三大目的地,插混皮卡更是成为海外爆款。

1-10 月新能源汽车暴增 33%,外贸 + 民资齐发力,三大信号藏不住了?-1

政策 + 技术双驱动:以旧换新补贴持续发力,2026 年购置税减半政策提前释放消费需求,再加上麒麟电池、刀片电池等硬核技术加持,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直接把海外市场变成 “主场”。

1-10 月新能源汽车暴增 33%,外贸 + 民资齐发力,三大信号藏不住了?-2

第二重信号:区域外贸稳中有进,长三角 12 万亿撑起半壁江山

长三角领跑全国: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达 12.62 万亿元,占全国 37.6%,安徽以 15.7% 的增速领跑长三角,实现连续 11 个季度正增长。

民企成中坚力量:浙江民营企业贡献 82% 的进出口值,新增 8000 余家民营外贸企业,对 “一带一路” 国家出口占比超 55%,新兴市场成为外贸 “缓冲垫”。

1-10 月新能源汽车暴增 33%,外贸 + 民资齐发力,三大信号藏不住了?-3

高端制造挑大梁: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出口增长 10.3%,江苏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近七成,外贸从 “量的积累” 转向 “质的飞跃”。

第三重信号:民间投资新政落地,垄断行业向民资敞开大门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的落地,给民营资本送上 “政策大礼包”,激活了市场活力:

准入壁垒全面破除: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七大传统垄断行业,首次允许民间资本持股超 10%,部分项目可达 49%,彻底打破 “玻璃门”“旋转门”。

重点领域精准发力:汽车制造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22.6%,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向民资开放,仅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就预计达 1.5 万亿元。

资金保障再加码:政府采购预付款比例提至 30%,普惠信贷尽职免责,76 万亿民企贷款余额提供资金支撑,让民企 “敢投、能投、投得稳”。

深层解读:三大板块联动,中国经济的 “增长三角” 成型

这三组数据看似独立,实则形成了 “产业升级 - 外贸出口 - 投资拉动” 的闭环: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带动了汽车出口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外贸新引擎;

区域外贸的平稳增长,为民间投资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尤其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领域;

民间投资的持续发力,又反过来推动产业升级和外贸结构优化,形成良性循环。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过半、外贸稳增、民资松绑,这三大信号让你对中国经济更有信心了吗?你觉得接下来哪个领域会成为新的增长热点?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观点,一起聊聊身边的经济新变化!

内容取自《央视网》2025年11月11日新闻联播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