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8日,深圳。在主题为“争峰”的发布会上,岚图泰山正式上市,售价37.99万-50.99万元。四个版型、48000元首销权益、全维尊享计划——从定价到权益,岚图显然不是来“试水”的,而是来“掀桌”的。
作为一位长期跟踪中国汽车产业转型的媒体人,我见证过太多“首发”“首搭”“首创”,也见过不少“对标百万级”的豪言。但岚图泰山这次,不太一样。
一、定价背后,是一场“价值战”的悄然升级

37.99万起,这个价格放在三年前,或许会被视为“国产品牌的定价天花板”。但在今天,它更像是一个信号:中国品牌不再满足于“性价比”,而是要以“价值比”重构豪华市场的游戏规则。
岚图泰山定位“大六座旗舰SUV”,直面的是理想L9、问界M9等已在市场站稳脚跟的选手。但它没有选择低价入局,而是以“技术堆料+体验升维”的方式,正面迎战。这不是一场价格战,而是一场价值战——而这,恰恰是中国汽车从“追赶者”转向“规则制定者”的关键一步。
二、三腔空悬:中国底盘的“破壁时刻”
岚图泰山最令我瞩目的,不是它的屏幕有多大、芯片有多强,而是它搭载的国产首发三腔空气悬架。
在此之前,三腔空悬几乎是劳斯莱斯、保时捷、库里南等超豪华品牌的“专属配置”。岚图泰山成为“世界第五、中国第一”搭载该技术的车型,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品牌在底盘调校这一传统“软肋”上,实现了硬核突破。三腔结构带来的刚度可调、高度可调,配合EDC魔毯底盘与后轮转向,让这台车长超5米的大家伙,转弯半径仅5.4米,灵活性堪比A级车。过坎冲击降低13%、余震收敛降低40%——这些数据背后,是实打实的驾乘质感提升。
我曾多次在试驾中感慨:“中国车的智能、配置都不差,就是底盘差点意思。”岚图泰山,或许将终结这一评价。
三、华为乾崑ADS 4:不是“有没有”,而是“强不强”
智能化早已成为中国车的“标配”,但岚图泰山搭载的华为乾崑ADS 4四激光方案,是真正的“满血版”。1.45亿公里辅助驾驶里程、避免近4万次碰撞风险——这些来自岚图现有车型的数据,不是实验室里的理想值,而是真实路上的实战成绩。
在智能驾驶逐渐同质化的今天,岚图没有停留在“有没有智驾”,而是直接回答“智驾强不强”。这背后,是岚图“All in智能化”的战略决心,也是华为乾崑系统从“可用”到“好用”再到“敢用”的进化体现。
四、安全,不是配置,是底线
岚图泰山在安全上的“堆料”令人印象深刻:2200MPa门环、双盾防撞车门、电池包双重防护……更重要的是,它在中汽中心Top Safety挑战中,通过了105km/h前后夹击、65km/h左右夹击、50km/h螺旋翻滚后柱碰等一系列“地狱级”测试。
安全,不是营销话术,而是产品底线。岚图泰山用实测证明:中国旗舰,不是“配置高”,而是“标准高”。
五、东方美学,不是符号,是体系
岚图泰山的设计语言,没有盲目追随德系或美系的豪华范式,而是以“天地共雅”为美学基底,从车身比例到内饰细节,融入了甲骨文、鲲鹏、泰山破晓等东方意象。
更令我欣赏的是,它没有停留在“符号化表达”,而是将美学融入功能。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既能呈现“凤鸣九天”的仪式感,也能实现导航光毯、礼让行人的实用性。86.8%的得房率、接近1米的第三排头部空间、AI云舒座椅——这些,才是“中式豪华”的真正内核:不是堆砌配置,而是理解用户。
六、写在最后:岚图泰山,争的不是“市场”,是“话语权”
岚图泰山不是一台孤立的车。它是岚图五年技术积淀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规模竞争”走向“价值竞争”的典型样本。
从首个十万辆用34个月,到第三个十万辆仅用7个月;从追光L到梦想家,再到泰山——岚图用“三旗舰”布局,完成了从单品突破到体系作战的转变。
而泰山,正是这场战役的“旗舰压轴”。
它争的,不是一时销量,而是中国品牌在豪华市场的话语权。它要证明的是:中国车,不仅可以“便宜大碗”,更可以“技术领先、体验出众、价值高端”。
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交汇点上,岚图泰山的上市,是一次宣言,也是一次实践。它告诉我们:中国汽车的“争峰”,不是要与谁为敌,而是要超越自己。
而这,恰恰是最难、也最值得走的路。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