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刚上市的焕新极氪 X,把价格定在 15.58 万到 17.58 万,算上置换权益入门价能到 14.58 万,这个定价在 15-20 万纯电市场里很有针对性。要知道同价位的比亚迪元、小鹏 G3 大多在拼配置数量,极氪却反其道而行,把钱花在了 “看不见的质感” 上。
但选车不能只看裸车价,得算全周期成本。我帮大家捋捋:这车标配 61 度神盾金砖电池,日常市区开百公里电耗大概 13-15 度,按家充每度电 0.5 元算,跑一百公里成本也就 7 块多,比同级别油车省太多。保养方面,电车不用换机油滤芯,一年也就花两百多检查下电池和电机,长期用下来很省心。
不过有个点要注意,不同版本的续航和充电有差异。单电机版用 61 度电池,CLTC 续航 530 公里;双电机四驱版是 66 度三元锂电池,续航 512 公里,虽然续航少点,但动力更强。要是你经常跑高速,选双电机版更合适;市区通勤为主,单电机版性价比更高。
焕新极氪 X 新增了 “西雅图绿” 配色,阳光下看确实显高级,加上隐藏式水切的无框车门、电动充电口盖,颜值在同级别里很能打。很多车主说开在路上回头率高,这点对年轻人来说确实加分 —— 毕竟买车第一眼还是看颜值。

但外观好看没用,得坐进去舒服。车内 1.82㎡的麂皮绒顶棚摸着手感细腻,晚上 Ice Block 冰晶氛围灯一亮,氛围感确实比塑料内饰的车型强不少。NAPPA 真皮座椅带通风加热按摩,夏天不闷汗、冬天不冻屁股,这些配置在同价位里很少见。
不过真实用车中也有槽点。有车主反馈门兜设计不合理,放瓶水会来回晃;没有手套箱,扶手箱拿东西得弯腰够,不太方便。而且因为车型比较小众,市面上适配的脚垫、内饰配件很少,想改装都难。如果你是个爱折腾内饰的人,这点得提前考虑。
紧凑型 SUV 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空间,焕新极氪 X 用 “可变座舱” 解决了这个问题。14.6 英寸的中控屏能左右滑动,副驾没人的时候滑到中间,主驾操作更方便;后排坐垫能电动翻折,翻折后能腾出 1.1 米净高的空间,放婴儿车、折叠自行车都没问题。

5.7 升的智能控温冰箱很实用,夏天放饮料、冬天存母乳都方便,专属宠物空间还能固定宠物笼,对养宠家庭太友好了。4D 云端零重力座椅更是惊喜,长途坐车时调平座椅,能缓解腰背酸痛,这在紧凑级 SUV 里确实少见。
但空间也有短板。4450mm 的车长和 2750mm 的轴距,后排坐三个成年人会有点挤,相比比亚迪元 PLUS 的空间表现要弱一些。要是你家里人多,经常需要满员出行,可能得去实车试试后排空间;小家庭或者单身人士用,这个空间完全够用。
双电机版 365kW 的功率,零百加速 3.69 秒,红绿灯起步确实有推背感,不少车主说开着像 “小钢炮”,驾驶乐趣足。单电机版功率提升到 250 千瓦,零百加速 5.6 秒,日常超车也很轻松,底盘调校得不错,过弯很稳,转弯半径小,市区停车方便。

充电速度是个亮点,4.5C 超充技术理论上 10%-80% 只要 15 分钟,但实际用车中得看充电桩。有车主反馈在第三方充电桩,电量超过 70% 后充电速度会降到 40kW 以下,80% 后甚至不到 30kW,半小时也充不进 60%。要是家里能装私桩,慢充更稳定;依赖公共充电桩的话,得选有高功率超充站的品牌。
冬季续航表现也得关注。极氪的热管理技术不错,能利用电驱、电池的废热供暖,减少续航损耗。惠州车主冬天开空调,百公里电耗 20 度左右;潍坊车主冬季电耗到 20.6 度,但只要不是零下十几度的北方,这个表现还算能接受。
基于 SEA 浩瀚架构打造的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过 73%,八宫格电池防护结构能承受 65 吨侧柱碰冲击,还拿过 Euro NCAP 的安全荣誉,安全性确实让人放心。主动刹车功能在 80km/h 速度下能及时介入,360 透明底盘能看到车底情况,新手停车不容易刮蹭。
不过辅助功能有好有坏。自适应巡航在高速上很好用,能跟车保持距离,右侧有车还会提示;但自动变道辅助不太靠谱,识别不了高速虚线旁的减速块,匝道出入口也经常识别错误。遥控泊车只能直进直出,不能转弯,实用性打了折扣。
车机系统是个小遗憾,虽然用了高通骁龙 8155 芯片,日常操作流畅,但有车主反映会频繁网络掉线,得重启车机才能恢复,而且必须停车操作,跑高速时遇到会很麻烦。不过官方说在通过 OTA 优化,后续可能会改善。
如果你符合这几种情况,焕新极氪 X 很适合你:预算 15-20 万,追求颜值和驾驶质感;主要在市区通勤,偶尔短途出游;喜欢精致内饰,对座椅舒适性要求高;家里有宠物,需要灵活的储物空间。
但有三种情况要慎选:一是经常满员出行,对后排空间需求高,同价位的比亚迪元 PLUS 更合适;二是依赖公共快充,且当地高功率充电桩少,充电速度可能达不到预期;三是爱改装内饰,这车配件难买,后期折腾起来费劲。
最后说句实在的,焕新极氪 X 的核心是 “豪华平权”,把高端车型的配置下放到 20 万内市场。它不是完美的车,但在 “精致感” 和 “实用性” 的平衡上做得不错。选车时别光看参数,一定要去试驾,感受下座椅舒适度、底盘滤震,再结合自己的用车场景,才能选到最合适的。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