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汽车在全球占比253%,欧系占比258%,那中系汽车呢?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6 20:02:14 阅读量:0

说起全球汽车市场,这几年变化真快。两年前的数据显示,日本品牌车子卖了超过2000万辆,在全世界8105万辆的总销量里占了25.3%,欧洲品牌也差不多,2091万辆,份额25.8%。那时候很多人就好奇,中国品牌呢?其实当时中国车在全球占了19.5%,销量1580万辆左右,主要靠国内市场拉动,出口刚起步。现在都2025年了,市场格局已经翻了个天,尤其是电动车这一块,中国品牌冲得特别猛。

先说日本品牌。当年25.3%的份额,主要靠丰田、本田、日产这些老大哥撑着。丰田一家就卖了1050万辆,靠的是燃油车底子厚,质量稳,全球供应链玩得溜。到了2025年,日本车整体份额有点下滑,到11月数据看,全球销量预计全年在9000万辆左右,日本品牌占了大概22%。为什么降了?电动车浪潮来了,日本起步慢。丰田还在推混合动力,但纯电车型少,市场反应慢。

日系汽车在全球占比253%,欧系占比258%,那中系汽车呢?-1

举例,丰田集团到9月全球份额12.4%,增长了点,但主要是亚洲和美国拉动,在欧洲和中国丢了些地盘。日产掉出前十,销量下滑,本田也砍了全年预期。日本国内市场小,靠出口吃饭,现在关税和竞争加剧,日子不好过。韩国品牌其实也类似,现代和起亚占全球7.5%左右,电池技术强,但整体份额没日本大。

日系汽车在全球占比253%,欧系占比258%,那中系汽车呢?-2

欧洲品牌那时候25.8%,销量高利润也高,因为豪华车多,像奔驰、宝马、大众这些,定价狠。2023年大众集团卖了800万辆,欧洲车在燃油技术上牛,但转电动慢,电池产业链弱,还得靠外购。2025年上半年,全球车注册37.4百万辆,欧洲份额降到24%左右。欧盟新车注册前9月增长0.9%,总销量810万辆,电动车占16.1%。但中国品牌进欧洲,销量翻倍到34.7万,抢了份额。大众在华销量掉5%,斯泰兰蒂斯下滑,雷诺和大众勉强涨。欧洲车问题在转型,船大难调头,智能化落后,还裁员外包软件给中国公司。整体看,欧洲车利润还行,但销量压力大。

现在重点说中国品牌。当年19.5%,国内份额一半,出口311万辆。2025年,中国车全球份额冲到31%,销量接近2800万辆。中国生产占全球30%以上,消费也30%。为什么这么猛?新能源布局早,产业链全,从电池到电机,自给自足。比亚迪一家卖了427万,吉利、长安、奇瑞这些加起来占中国市场一半以上。国内,中国品牌份额68.8%,外国只剩31.2%,比2020年丢了三分之一。出口呢,2024年586万辆,2025年前9月450万辆,全年预计650万。欧洲增长91%,中东和非洲也抢地盘。中国车智能化强,价格实惠,电动车全球卖了400万在Q1,增长35%。中国主导电动市场,份额超50%。

这变化不是凭空来的。日本和欧洲靠燃油积累,但电动时代,电池是关键。中国有三元锂和磷酸铁锂技术,供应商前十占半壁。韩国有三星SDI,但本土市场小,出口依赖重。全球电动车销量2025年预计占30%,中国品牌受益最大。想想看,十年前中国车还被说抄袭,现在比亚迪出口超特斯拉在某些市场。不是吹,竞争力实打实,内卷出来,配置高续航长,软件更新快。外国品牌在华建厂,但市场丢了,合资车份额缩水。

日系汽车在全球占比253%,欧系占比258%,那中系汽车呢?-3

美国品牌如通用福特,全球份额14%,下滑中。印度塔塔3%,新兴市场。中国车进东南亚,日本丢了15%份额。全球销量2024年8800万,2025预计9000万,增长慢,主要靠中国拉。亚太占53%,中国主导。未来呢,中国份额或到35%,日本欧洲稳在20%多,但电动转型决定一切。日本追混合,欧洲推BEV,但供应链弱。中国有政策支持,补贴早,研发投大。

总的来说,从25.3%和25.8%到现在,中国车追上甚至超。不是运气,产业链和市场驱动。全球车市竞争激烈,谁转得快谁赢。中国品牌接地气,性价比高,海外口碑在建。韩国车后劲足,但规模小。美国关税护本土,但全球丢份额。欧洲环保严,但执行慢。日本质量好,但创新缺。2025数据看,中国车不是问号,是主角。市场大,机会多,但风险也大,如贸易战。普通人买车,看重实用,中国车选项多。数据实打实,变化快,值得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