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2号,智己LS9正式上市。
这台大六座SUV,从诞生之初就被冠以“上汽旗舰”的名号。发布会上,灵蜥数字底盘3.0、恒星超级增程、全系Ultra的配置策略,以及32.28万元起的权益价,都让这台车赚足了眼球。
上市25分钟,大定突破5000台。在这个新车多如牛毛的时代,这样的成绩单无疑是漂亮的。但在热烈的市场反响背后,我更关心的是,智己究竟想通过LS9传递什么?尤其是在智能化这条赛道上,当友商们还在为要不要上激光雷达、上多少线的激光雷达而争论不休时,智己直接给LS9全系标配了520线超视域激光雷达。
这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堆料”决策。在发布会后的交流中,我们与智己汽车的几位高层——联席CEO刘涛、CMO李微萌以及CTO项娇,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

拒绝妥协:从底盘到动力的用户思维
“我们要做一款既可以让家人坐着舒服,又可以让他开得非常舒服的车。”
这是CMO李微萌在描述LS9目标用户时说的一句话,也点破了这台车的核心产品逻辑:不妥协。传统大六座SUV的用户,似乎总要在驾驶乐趣和家庭需求之间做个取舍,忍受“开船”般的侧倾和笨拙的操控。而许多新能源车主,则要面对“亏电一条虫”的尴尬。智己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痛点一次性解决掉。
“这就像让一头大象去跳芭蕾,”CTO项娇坦言,对于工程师团队来说,挑战是巨大的。智己给出的答案,是把底盘的智能化武装到牙齿——灵蜥数字底盘3.0。其核心,一是行业罕见的双向24度智慧四轮转向,让这台大家伙比很多小型车还灵活,彻底告别城市里的“停车难、掉头难”;二是行程长达150毫米的双腔闭式空悬和快速响应的CDC电控阻尼,用聪明的“大脑”协同控制,解决了“舒适”与“操控”这个百年来的零和博弈。
这种对用户痛点的洞察,同样体现在动力选择上。在插混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智己LS9选择了增程路线,目的很明确:化繁为简,全程保持纯电驱动的顶级体验。
为此,他们选择了“大电池+高效增程器”的方案。402公里的纯电续航足以覆盖绝大多数日常场景,而那台1.5T增程器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以最高效、最安静的方式为电池充电。这种坚持,让LS9彻底告别了亏电后的性能衰减和噪音困扰,把最好的体验贯彻到底。
520线激光雷达:从L3到L2的降维打击
会后,针对辅助驾驶、尤其是LS9标配520线激光雷达等话题,电动知士还与CTO项娇进行了探讨。
“520线激光雷达,点云数量级会达到千万级,这么大的数据量,模型是怎么消化的?你们有什么独门绝技?”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项娇。
“再有独门绝技也得有基础。”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强调了算力的重要性。为了处理海量数据,LS9标配了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从之前的200多TOPS跃升到700TOPS。这是能用好这颗顶级传感器的前提。
但智己的目标,并不仅仅是“用得上”。项娇透露,这颗激光雷达最初是为L3级别的辅助驾驶项目准备的。“在L3的要求里,我们需要在300米外感知到一个400x400毫米大小的物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们找到了合适的硬件方案。后来,团队就在想,能不能把这种L3级别的感知能力,下放到现在的L2辅助驾驶系统中?
于是,就有了LS9上这套系统的诞生。这是一种典型的技术降维打击。
我请他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个只有520线激光雷达能稳定解决,而传统192线做不到的场景。他提到了这次全新升级的“超感AEB”。
“我们做过一个仿真,”他描述道,“一辆车以100km/h的速度行驶,后面紧跟着一辆大卡车。如果按照传统AEB的探测距离(大约70-80米)来触发紧急制动,我们的车虽然能在静态障碍物前刹停,但留给后面卡车司机的反应时间可能只有1.5秒。最终的结果是,那辆几十吨重的大卡车很可能会以40km/h的速度撞上我们。”
这是一个想起来就后怕的场景。而LS9的解决方案是,利用520线激光雷达看得远、看得清的优势,将AEB的有效探测和决策距离提前到150米左右。
“看得远,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更长的距离里,更从容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他解释说。系统可以在更早的时候,以一个更小的减速度开始制动,而不是等到最后关头才一脚“跺死”。这样一来,不仅提升了车内乘客的舒适性,更重要的是,为后车留出了宝贵的反应时间和空间,有效避免了二次碰撞的发生。
“那如何避免频繁的误触发呢?”我追问道。
“看得远的能力,放到近的距离时,就意味着看得更准。”他的回答很巧妙。在150米的距离上,这颗300米探测能力的激光雷达所提供的点云数据,其精度和可靠性远超传统传感器,这正是避免误触发的关键。
从这段对话中,我清晰地感受到,520线激光雷达,在LS9上不是一个营销噱头,而是实实在在提升安全冗余度的核心部件。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你的责任越大的时候,也需要你的能力越大。”项娇认为,对于需要承担更多责任的L3级辅助驾驶来说,一颗高性能的远距离激光雷达,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整场交流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智己是一个“向内求”的品牌。他们没有把精力过多地放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流于表面的配置上,而是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死磕底盘、死磕三电、死磕智能化这些核心技术。
从L6到LS9,智己今年的产品节奏又快又准。联席CEO刘涛认为,这是五年厚积薄发的结果,也是市场“价值回归”的体现。当智能汽车的新鲜感褪去,用户最终会用脚投票,选择那些真正能解决他们出行痛点、保障他们出行安全的产品。
智己LS9,正是这样一款产品。它用扎实的工程技术,回应了用户对一台旗舰大六座SUV的所有期待。而那颗标配的520线激光雷达,更像是一个宣言:在通往更高阶辅助驾驶的道路上,智己已经做足了准备。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