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荷达成共识,关键汽车芯片恢复供应,本田等车企终于松口气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6 09:08:13 阅读量:0

全球汽车行业悬了一个月的 “芯片警报” 正式解除!11 月 8 日,据华尔街日报消息,荷兰政府已明确表态将搁置针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管制令,中国同步恢复相关汽车芯片的出口,这场牵动全球车企的供应链危机迎来实质性转机。

事件的核心转折源于中荷近期的建设性对话。荷兰经济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证实,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已重启芯片出口,首批货物正从中国发往德国奥莫维奥位于匈牙利的分销中心。与此同时,德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也已获得供货许可,意味着欧洲汽车产业链的 “芯片血液” 开始重新流动。

这场危机的爆发要追溯到上月。荷兰政府以 “经济安全” 为由,突然从中国闻泰科技手中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殊不知,安世虽总部位于荷兰,但其核心的封装测试环节高度依赖中国产能,中国随即启动出口管制,直接切断了全球供应链。这一举措瞬间引发全球汽车行业震动 —— 安世在晶体管、二极管等基础汽车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从车灯到核心电子系统,几乎所有汽车制造环节都离不开其产品。

中荷达成共识,关键汽车芯片恢复供应,本田等车企终于松口气-1

断供的影响立竿见影。日本本田汽车成为首个 “中招” 的大型车企,不仅将加拿大工厂的思域(图片|配置|询价)、CR-V 车型产量减半,还被迫下调年度盈利预期,北美市场年产量预计缩水 11 万辆。更令人担忧的是,多家未公开表态的车企已发出预警,若芯片供应持续中断,全球范围内的汽车生产线将面临 “停摆” 风险。

此次转机的背后,离不开中美领导人峰会奠定的沟通基础。峰会后,中荷迅速展开高层磋商,最终达成共识。荷兰政府明确表示,最快下周将正式暂停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令,恢复其中国股东的合法控制权。这一决策既旨在缓和中荷贸易争端,更凸显了全球半导体产供链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的紧密联系。

对于全球汽车行业而言,芯片供应的恢复无疑是一场 “及时雨”。随着安世半导体的产能逐步回归正常,车企减产、停产的风险将大幅降低。而这一事件更释放出重要信号:在全球化分工高度细化的今天,任何单边的管制措施都可能引发产业链连锁反应,唯有通过对话协商,才能维护全球产供链的稳定与安全。接下来,市场将密切关注安世半导体的全面复产进度,以及此次事件对全球芯片行业贸易规则的深远影响。

中荷达成共识,关键汽车芯片恢复供应,本田等车企终于松口气-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