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火下的“遥遥领先”:新能源汽车狂欢下的冷思考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7 08:29:07 阅读量:0

表面繁荣难掩内部虚火,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光环背后,暗藏何种隐忧?

“遥遥领先”已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频词汇,但在这一片欢呼声中,我们需要以更冷静的眼光审视这份成绩单。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质量的扎实稳定脱节,当“平替”风潮席卷而过,我们真的已经引领全球了吗?

技术突破与质量短板的尴尬并存

虚火下的“遥遥领先”:新能源汽车狂欢下的冷思考-1

2025年度中国汽车技术与装备创新成果展现了令人振奋的突破:中汽院攻克了端到端辅助驾驶系统测试评价关键技术,蔚来自主研发了我国首个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本土大算力芯片也在多场景落地。这些成果确实显示了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核心技术突破。

然而,J.D。 Power发布的2025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数据却揭露了另一面:行业整体质量问题数达226个PP100,较2024年增加了16个PP100。更令人担忧的是,信息娱乐系统问题仍然是抱怨最多的类别,而配置/操控系统/仪表板类问题抱怨数增加最多,显示出在智能化高速发展下车企对基础功能质量管控的“失焦”。

“平替”风潮下的真实水平

虚火下的“遥遥领先”:新能源汽车狂欢下的冷思考-2

中国新能源车市掀起了一波“平替”浪潮:智己LS9被称为“陆家嘴揽胜”,极氪9X被称为“杭州湾库里南”,零跑D19被称为“浙江迈巴赫”。这种营销话术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突围与供应链成熟的综合结果。

虚火下的“遥遥领先”:新能源汽车狂欢下的冷思考-3

然而,这种“平替”真的是全方位替代吗?在消费市场,3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的中国品牌份额已从2022年的22%猛增至2025年的37%,50万元以上市场份额已达60%。成绩亮眼,但品质能否真正匹配豪华标杆?

智能化竞赛中的基础缺失

当我们将目光聚焦于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的军备竞赛时,却忽视了汽车作为出行工具的基本属性。研究显示,PHEV和增程式车型的PP100分别为234个和235个,大幅高于纯电动车型的220个。

在智能化加速的同时,我们的基础质量却在滑坡。MPV车型的质量表现难匹配其市场热度,其PP100同比上升幅度在三种车身类型中最高,达到20.8%。越野车质量抱怨前20大问题中,5个问题与异响/噪音相关。这些数据揭示了我们在追求高科技配置的同时,对基本制造工艺的忽视。

重塑竞争力:从“量”的领先到“质”的领先

苗圩委员的比喻发人深省:“如果把新能源汽车比作体育比赛的上半场,智能网联汽车则来到比赛的下半场。我们在上半场已经取得一定优势,但最终决定比赛胜负还要看下半场的表现。”

真正的领先,不是营销话术的领先,而是核心技术与质量品质的领先。当德系三巨头在电动化转型中利润集体下滑时,我们不应沾沾自喜,而应看到这正是我们夯实基础、苦练内功的良机。

在新能源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即将退出之际,市场将逐渐回归理性,竞争秩序将不断优化。唯有将“质量”二字置于“速度”之前,我们才能从表面的“遥遥领先”走向真正的全面领先。

毕竟,决定终点的不是一时的喧嚣,而是长久的技术积淀与品质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