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关于未来的豪赌 」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历经68天全球招募与筛选,11月16日晚,广汽集团官宣新一届7人职业经理人团队。
閤先庆出任总经理,王丹担任总会计师,高锐、江秀云、郑衡、黄永强、陈家才同步受聘为副总经理。
作为董事长冯兴亚的“前锋”,这支核心管理团队将全力推进集团战略落地。
当晚,广汽也在产品端放大招。旗下自主品牌埃安首款增程与纯电双动力新车i60上市。
冯兴亚和閤先庆到场坐镇,搭配央视直播、明星助阵的高规格阵仗,再叠加10.48万元限时焕新价与“烧一赔三”的品质承诺,从头到尾都透着一股劲儿:冲爆款、抢销量。
一边是市场化人才团队就位,一边是产品强势出击,显示这家老牌车企真正进入“战时状态”。
帮宁工作室认为,广汽集团此次大刀阔斧的人事改革,以及埃安i60的激进定价策略,本质上是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时代突围的缩影之一。
閤先庆等职业经理人上任,标志着广汽从行政化用人向市场化选才的决绝转身。这需要勇气,更考验能力。
而埃安i60以10.48万元的极卷价格、“烧一赔三”的极致承诺冲击市场,既是埃安品牌态度的体现,也暗含对用户信任的“风险对赌”。
这是在破与立。破,是指广汽打破旧机制;立,是指广汽重构新的增长逻辑。广汽在豪赌。胜负的关键,不仅在于人,也在于能否在快速迭代的市场中持续创新,保持用户黏性。
▍01
“战时状态”
广汽集团为何要搞市场化、全球化选聘,组建新一届职业经理人团队?
官方从3个层面说清缘由。
一是,这是“番禺行动”在组织和人才方面的关键一步,把人才基础打牢。
二是,标志着企业从之前的机制改革,迈入人才实战的新阶段。给新能源转型、智能网联升级、海外市场拓展这“三大战役”,配上能打硬仗的指挥团队,广汽想靠人的重构,带动企业重构的决心。
三是,坚持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用人规矩,给“再造一个新广汽”的目标注入新活力,让整个组织更有干劲。
对人才的迫切,源于广汽陷入严峻的现实。
11月7日,集团公布10月产销数据:当月销售17.07万辆车,比去年同期下降8.1%;今年累计销量为135.4万辆,同比下降10.94%。
销量下降,对收入和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今年第三季度,广汽集团营收241.06亿元,同比下滑14.62%;归母净亏损17.74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3.96亿元亏损扩大27.08%。
看前3个季度,反差更突出:累计营收662.72亿元,同比少了10.49%;归母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2亿元,变成亏损43.12亿元,同比降幅超3倍,显见企业正承受着不小的业绩压力。
这一切的背景是,广汽正处在转型升级的攻坚期,“三大战役”的任务本来就艰巨。
2025年,广汽集团启动三年(2025—2027)“番禺行动”,目标是到2027年,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挑战200万辆销量。
但作为“番禺行动”首年的2025年,前3个季度,自主品牌(传祺+埃安)销量同比在减少。
“社会上一些人认为广汽濒临垮台,这种看法不够客观,我认为广汽的重构充满希望。”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说。他的理由有三:广汽自身拥有雄厚的实力,广汽的领导在困难面前很有担当,广汽集团层面的二次混改即将实施。
广汽在积极自救。
冯兴亚曾提及,通过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公司已取得一定成效,相关成果将逐步体现在财务数据中;在自主品牌盈利方面,“番禺行动”将发力改善盈利状况,推动自主品牌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但这些目标的实现,最终仍需依赖专业人才团队落地执行。
在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智能化全面转型的浪潮中,人才的重要性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同行的实践与教训,更让广汽坚定了人才改革的决心。
当前,赛力斯、江淮汽车、东风汽车、理想汽车等众多同行,纷纷将华为IPD(集成产品开发)管理方法视为转型“圣经”,都借鉴其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攻坚中的成功经验。
广汽集团也加入了这场拜师学艺的潮流,计划通过大刀阔斧地改革销售与研发体系,复制华为的成功密码。
不过,理想汽车中途退出IPD学习的队列。这表明,IPD不是拿来就能用的标准件,而是需要与企业基因深度融合的定制化方案。
▍02
以华为IPD破局?
对广汽而言,真正的挑战,从来不是要不要学,而是如何带着自己的底色学。
相较于同行,广汽其实手握融合IPD的独特筹码——那些扎根企业发展的本土基因,才是IPD落地的核心依托。
首先是深耕行业的人才储备。刚刚通过全球选聘组建的7人职业经理人团队,是广汽融合IPD的关键支点。
在这支团队中,总经理一职是“关键先生”,肩负着制定战略方向、主持日常经营、构建管理体系、统筹审计工作、打造高效团队等6项核心职责,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中枢神经,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广汽的未来走向。
根据公开资料,閤先庆出生于1973年12月,大学本科学历,目前除担任广汽集团总经理、执行委员会委员外,还兼任广汽丰田、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华望汽车等多家核心子公司董事长,以及广汽国际等公司董事。
他履历丰富,历任广汽集团副总经理、战略发展本部本部长,广汽商贸董事长、总经理,广汽本田副总经理、销售本部本部长等多个关键岗位。
他是在广汽体系深耕二十余年的本土帅才,既参与过战略制定,又亲历过研发攻坚与市场开拓,对自主品牌的发展瓶颈、新能源转型的痛点有着切肤之痛。
这种对企业业务的深度理解,恰恰是IPD体系中精准识别客户需求的核心前提。
5位副总经理专业化分工,强化执行能力。
比如,1982年出生的陈家才是国际化业务的核心推手,深耕汽车行业近20年,有近10年专注海外业务,在奇瑞任职期间,积累了制造、战略、人力及海外营销的多元经验。
作为奇瑞捷途出海的创始人,他从零组建团队,用5年发展为千人军团,2024年实现近20万辆销量,助力捷途跻身中国乘用车出口主流阵营。
2025年1月,他加盟赛力斯,担任海外BU轮值总裁,更让其经验与广汽“ONEGAC2.0”出海战略高度契合,将加速集团国际化布局落地。
“准80后”高锐则以工商管理硕士学历加持,现任集团副总经理、执行委员会委员及战略发展本部本部长,兼任广汽本田、五羊-本田摩托等公司董事长,将在战略落地与跨业务协同中发挥关键作用。
其次,传祺聚焦燃油车向混动转型,埃安主攻纯电与增程赛道,广汽旗下这两个自主品牌差异化定位,契合IPD“细分市场精准开发”的逻辑。
与华为单一技术导向不同,广汽的双品牌布局,需要兼顾合资技术传承与自主创新突破。埃安的纯电技术积累与传祺的混动研发经验,如何在IPD体系中形成协同,既是挑战,也是广汽IPD模式的独特价值所在。
这次人事调整,表面上看是换了一批管理者,深层次上看是一场组织大升级。
广汽用市场化选人、按契约管理、薪酬分高低、不行就退出的规则,打破国企论资排辈的老套路,让能力说话、让结果定奖惩。
比如,职业经理人团队直接签绩效目标,干得好就拿高薪,干不好可能被淘汰,压力和动力都拉满了。
而且,广汽没有只盯着内部,而是面向全球招人,把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新鲜血液引进来。这些外部人才可能带着新思路、新打法,帮广汽在新能源、智能驾驶这些新赛道上跑更快,也能倒逼老团队跳出舒适区,主动学新东西。
说到底,广汽是想通过换人实现换脑——用更灵活的机制、更开放的文化,把组织从按部就班变成主动进化。毕竟现在行业竞争太狠,不进行彻底改革,别说“再造一个新广汽”,就是守住现有地盘都难。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