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深秋的浙江桐乡,哪吒汽车总部大楼前的抗议声此起彼伏。300余家来自全国的经销商举着"拖欠返利十月,逼死经销商"的白底黑字横幅,寒风中他们的身影透着焦灼——有人连夜驱车千里赶来,有人带着厚厚一沓对账单据,只为向这家曾经的造车新势力黑马,讨回被拖欠数月、最高达800万元的返利。与此同时,35万哪吒车主正陷入"修车无门"的困境,而原CEO张勇"出国跑路"的传闻,即便经其朋友圈轻飘飘一句辟谣,仍因工商信息与企业回应的自相矛盾、本人始终避而不见的态度,让这场横跨经销商、车主与企业的信任危机,成为2025年汽车行业最劲爆的"大瓜"。
故事的伏笔早在2024年11月就已埋下。彼时哪吒汽车突然官宣管理层"换血",陪伴企业从0到1、主导渠道扩张的核心人物张勇,出人意料地卸任CEO,仅保留一个"顾问"虚职。当时行业解读多为"战略调整",没人料到,经销商的返利账户已悄悄亮起红灯。"2024年下半年开始,返利就像挤牙膏,这个月给一点,下个月直接断供",来自江苏的经销商王老板(化名)翻着手机里的沟通记录,语气里满是无奈。他2022年砸了500多万加盟哪吒,装修门店、招聘员工、垫资进货,巅峰时月销30多辆,如今仅被拖欠的返利就有480万,"员工工资欠了3个月,房东天天上门催租,我现在就是把自己的房子抵押了,才勉强撑到现在"。
和王老板一样被拖垮的经销商不在少数。据维权代表统计,全国300余家哪吒经销商遭遇返利拖欠,金额从几十万到800万不等,最长拖欠周期已超10个月。"我们不是要额外好处,这些都是合同里写好的返利和补贴",一位广东经销商激动地举起合同复印件,"厂家当初说'跟着哪吒干,保你赚钱',现在却把我们的血汗钱当成自己的流动资金"。从2025年3月开始,经销商们多次组团找总部沟通,得到的回应永远是"资金周转困难,再等等"。直到10月下旬,忍无可忍的经销商们从全国20多个省份集结桐乡,拉横幅、递诉求函,要求给出明确的还款时间表,却发现最该出面的张勇,早已"失联"。
"电话打不通,微信发了几十条都没回,之前对接的工作邮箱也注销了",经销商李女士(化名)说,大家这才慌了神。就在此时,一则爆炸性消息在维权群里传开:"张勇离职前就办了英国签证,现在已经在伦敦定居了!"消息一出,现场瞬间炸开了锅。"我们在这里求爷爷告奶奶要饭吃,他倒好,跑到国外享清福",一位经销商气得浑身发抖,当场就想冲进总部大楼,被同伴死死拉住。

4月14日,消失多日的张勇终于在朋友圈发声,只有短短一句话:"感谢大家关心,看到网络上一些传闻,至今仍担任哪吒汽车顾问,为公司四处奔波融资"。但这份敷衍的辟谣,非但没平息怒火,反而火上浇油。"融资需要躲着不见人?需要连经销商的电话都不接?"王老板直言,"如果真在为公司忙活,哪怕开个线上会议,跟我们说句实在话也行,这样躲着算什么事?"更讽刺的是,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张勇仍登记为哪吒汽车关联公司合众新能源的总经理,而这家公司已背上35起被执行人记录、8条限制高消费令,被执行总金额高达1.67亿。
哪吒汽车的回应更是漏洞百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张勇自2024年11月后就"不参与重大决策",只是"提供顾问建议","公司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但工商信息迟迟不变更的操作,让行业律师李律师直言"不合常理":"工商登记的总经理身份具有法律效力,只要没变更,他就需要对公司经营行为承担相应责任。现在企业说他是顾问,他自己说在融资,却都回避关键问题,本质上就是在推卸责任"。

这边经销商维权无门,那边35万哪吒车主也陷入"叫天不应"的困境。随着资金链断裂,哪吒多地门店密集"退网",售后体系彻底崩塌。北京车主李先生的哪吒UPro,去年10月因电池包故障停在小区,如今已经蒙了一层灰。"我找购车的4S店,发现早就关门大吉,门口贴满了转租广告",李先生说,他打官方售后电话,要么占线,要么转接后无人接听,"找了三家维修厂,都说没有哪吒的原厂配件,不敢修,怕越修越坏"。

第三方投诉平台的数据更触目惊心:2025年三季度,哪吒汽车的投诉量环比暴涨217%,60%以上集中在售后缺位、零部件断供,还有20%是质量问题无人处理。"当初花15万买哪吒,就是看中性价比高,还承诺三电终身质保,现在倒好,质保卡成了废纸",一位2023年购车的车主在投诉平台留言,语气满是绝望,"车开了两年就出故障,现在成了没人管的'孤儿车',卖也卖不掉,修也修不好"。更让车主们焦虑的是,哪吒汽车官网仅发布过一则简短声明,承诺"协调第三方维修机构承接服务",但既没说哪家机构、覆盖哪些城市,也没提费用谁来承担。
值得一提的是,哪吒汽车此前曾用"债转股"化解了部分供应商危机——把拖欠的货款变成供应商的股份,但这招在经销商身上根本行不通。"供应商就几十家,股权能谈拢,我们300多家经销商,涉及好几亿资金,怎么转?"维权代表直言,厂家曾提出"以车抵款",但给出的都是库存积压的老款车型,"这些车在市场上打五折都卖不出去,我们要一堆废铁有什么用?我们要的是现金,是能发工资、交房租的真金白银"。
在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分析师陈先生看来,哪吒汽车的危机早有预兆:"造车新势力扩张时,总爱用'高返利'吸引经销商,快速铺渠道冲销量,但这种模式全靠资金链撑着。一旦销量没达标、融资没跟上,返利就会拖欠,这其实是资金链紧张的明显信号"。他进一步指出,张勇作为曾经的核心管理者,无论现在是不是顾问,都该站出来承担责任:"经销商是跟着他的政策加盟的,车主是冲着他打造的品牌买的车,现在出了问题,躲起来算什么?企业要想活下去,就得拿出诚意,要么给钱,要么给具体方案,光靠嘴说没用"。
截至目前,张勇依旧没公开露面,哪吒汽车也没给出任何实质性方案。经销商们的维权还在继续,部分人已经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冻结公司相关资产;35万车主也自发组建了多个维权群,有人在群里分享维权经验,有人在收集证据准备集体诉讼。这场始于返利拖欠的风波,早已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对造车新势力责任担当的终极考验。
曾经的哪吒汽车,凭借高性价比在造车新势力中杀出重围,被寄予厚望;如今的哪吒,却在信任危机中苦苦挣扎。如果迟迟拿不出解决方案,不能给经销商和车主一个交代,这家曾经的行业黑马,或许真的要在"跑路疑云"和漫天投诉中,彻底退出舞台。而张勇到底在不在英国?1.67亿欠款何时能还?35万车主的售后谁来管?这些问题,还在等待一个答案。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