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特斯拉Optimus穿着练功服打太极,小鹏IRON踩着猫步走T台时,人形机器人的“内卷”已经从技术赛道延伸到了“才艺赛场”。作为科技博主,我扒了扒这两家巨头的机器人底牌——特斯拉要让机器人进工厂搬砖,小鹏却想让它们在商场走秀,这玩法差异也太绝了。
先看特斯拉的Optimus:这位“钢铁打工人”浑身都是工业基因,特斯拉把造电动车的精密制造经验全塞进去了——行星滚柱丝杠来自北特科技,谐波减速器靠绿的谐波撑着,灵巧手电机则是鸣志电器的手笔。它的目标很明确:2026年量产5万台,先把汽车工厂的脏活累活包圆了,以后再进军家庭服务领域。想象一下,以后特斯拉工厂里,机器人和人类工人一起拧螺丝,这画面简直是“赛博朋克打工日常”。
再看小鹏的IRON:这位“时尚弄潮儿”走的是“拟人化”路线,62个自由度的关节让它能走出堪比超模的猫步,15个自由度的灵巧手还能精准感知物体材质。它的供应链也很“小鹏”——方正电机的驱动总成、汉宇集团的谐波减速器、广东鸿图的轻量化骨架,把造车的技术全迁移到机器人上了。何小鹏还放话2026年底量产,先让它在工厂和商业场景里“打工”,说不定哪天就能在商场里给你当导购。

这两家的路子差别太大了:特斯拉是“工业硬汉风”,要的是效率和量产;小鹏是“科技时尚风”,玩的是拟人化和场景创新。但它们都在证明一件事:人形机器人不是实验室里的玩具,而是真的要走进我们的生活了。
现在就等它们啥时候能来场“跨界PK”——Optimus去走秀会不会顺拐?IRON进工厂搬砖能不能扛住?想想就觉得这行业未来可期啊。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