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16日,第七届世界十佳智能汽车评价实车测试及评审会在北京昌平举行。作为国内持续时间最长、聚焦用户视角的智能汽车评价活动,本届活动现场汇聚了十余位行业顶尖智能汽车、人工智能专家,以 “技术交流+实车测评” 的形式,全方位展现智能汽车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为行业创新与消费者购车提供核心参考,参评企业派出30余位工程师现场答辩交流。正如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李庆文所言,该评价活动已从最初的 “小众测评” 成长为行业核心交流平台,它推动行业形成健康良性的竞争氛围,通过技术交流与经验共享,助力构建智能汽车创新研发生态。
参评车型、活动嘉宾合影
本次活动落地昌平区,得益于其作为北京科技创新核心区域的独特优势 —— 昌平拥有未来科学城等重要创新载体,聚集众多高校,大量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科研机构与企业,能为实车测评提供多元化道路场景、专业测试环境与产业资源支撑,确保测评结果更贴近实际用车场景、更具参考价值。

参评车型
权威评价结果发布 引领智能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本届评价活动在体系设计上实现重要突破,首次举行世界十佳智能座舱评价,聚焦人机交互体验与人工智能应用水平,而智能辅助驾驶评价以 “类人化” 为核心,重点考察驾驶舒适性、操作便捷性与场景适应性,测试路线涵盖高速、城市道路、环岛、施工路段、地下车库等多场景,包括辅助驾驶路测、自动泊车等真实场景测试,评价方法由吉林大学数字汽车团队研发,是国家自然基金会汽车工业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复杂交通情景下智能汽车性能的主客观评价方法与准则》的核心成果,具备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公信力。
辅助驾驶路测
泊车测试
评委会主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管欣介绍,评价体系始终坚持 “不看技术路线、只看用户体验” 的原则,不以辅助驾驶等级划分,而是聚焦驾驶行为的类人化程度与座舱交互的便捷性。
此外,评价采用 “专家共识 + 投票票决” 模式,二十余位技术专家通过实车体验、深度交流形成专业判断,既确保结果客观公正,也可为消费者提供客观购车参考,为企业明确技术优化方向。
企业介绍
经过严谨的实测和评审,以下十款车型荣获第七届“世界十佳智能汽车”:
智能平权加速落地 高阶功能下探主流价格带
评委会从 2025 年市场上的百余款车型中筛选出 17 款晋级车型,总体来看,变化之巨令人瞩目, “智能平权” 的全面深化。数据显示,平均价格从去年的 31.4 万元降至 22.8 万元,价格下探幅度超 27%。
高速 NOA 功能实现 100% 普及,搭载该功能的最低价车型售价仅为11.98 万元;城市 NOA 功能则下探至 15 万元价格带,82% 的晋级车型均已配备,仅 3 款 15 万元以下车型暂未搭载。这一变化直接推动了整个行业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的渗透率飙升,在 10-20 万元主流价格区间,高速与城市 NOA 的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57% 跃升至 2025 年上半年的 73%。
参评车型
智能配置的标准化程度显著提升,并线辅助、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基础智能功能已实现 100% 搭载,疲劳提醒、遥控泊车等进阶功能搭载率也达到 88%,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本届晋级车型呈现出 “多传感器融合为主、纯视觉方案补充” 的清晰格局。82.4% 的车型采用激光雷达 + 毫米波雷达 + 摄像头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其中高端车型普遍配备 2-4 颗激光雷达,实现全向感知冗余;纯视觉方案占比 17.6%,主要集中在经济型市场,依赖算法优化实现高阶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激光雷达已从高端配置走向普及,配备率高达 76.5%,其中 3 款 15 万元以下车型成功搭载,打破了 “激光雷达 = 高端车型” 的固有认知。
芯片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当前 17 款参评车型的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市场,呈现 “分层竞争、集成加速、国产突围” 三大核心趋势。高端市场中,以英伟达、高通、华为占据主导,凭借高算力支撑高阶智驾。在中端市场中,地平线以 “高性价比 + 车企定制” 切入,小鹏自研芯片则绑定自有智驾系统,形成生态闭环。整体来看,智能辅助驾驶芯片正从 “单一功能” 向 “舱驾一体” 升级,国产替代从中端向高端渗透的趋势明确。
道路实测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呈现 “自研与第三方分化、生态化竞争凸显、场景化适配深化” 三大趋势。自研阵营中,东风、广汽、小鹏、理想等凭 “品牌适配 + 迭代自主” 占优,如东风天元智驾匹配全系车型,能快速沉淀用户数据反哺算法。第三方合作阵营集中度高,华为鸿蒙生态形成 “芯片 + 系统” 一体化竞争力,Momenta 靠海量场景数据适配多品牌,作为主流智能辅助驾驶方案提供商的地平线,以全场景辅助驾驶方案HSD和征程6软硬结合方案快速切入高阶辅助驾驶市场。整体看,中高端车型倾向自研筑壁垒,合资品牌选第三方降本提效,华为、地平线的 “生态化模式” 比单一系统更具竞争力,且系统适配从 “通用型” 转向 “品牌场景专属型”。
市场格局方面,自主品牌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引领力,在 17 款晋级车型中占比达 82.4%,阿维塔、理想、小鹏等企业纷纷推出搭载自研大模型的智能车型;合资品牌则加速追赶,东风日产 N7、上汽通用别克至境 L7、一汽奥迪 Q6L e-tron 三款车型入围,形成 “自主主导、合资追赶” 的竞争态势。
总体来看,端到端自动驾驶成为主流路线,激光雷达成本下探推动车型搭载率提升,大算力芯片批量上车。AI深度赋能全链条,座舱从信息娱乐大模型升级为全场景出行大模型,多模态交互成为标配。
众专家透视智能汽车新貌 12 月昌平论坛启幕在即
李庆文在第七届世界十佳智能汽车评价活动致辞中,回顾了评价活动七年的发展历程,强调其从 “名不见经传” 到行业核心交流平台的蜕变,离不开多方力量的协同支撑,“在专家层面,二十余位行业顶尖教授不仅是评选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更是评选标准的策划者与制定者,从技术维度为活动保驾护航,支撑活动在智能汽车尚未被广泛认知的初期阶段稳步前行。如今,面对智能汽车成为产业竞争核心焦点的行业现状,专家团仍持续以专业视角推动评价体系优化,确保评价结果的权威性与专业性”。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 李庆文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管欣表示,本届参评车型的自动驾驶系统种类增多、性能普遍优于去年,且不同供应商之间的水平差距缩小。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汽车研究院院长 管欣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院长席军强感受到本届参评车型辅助驾驶性能超预期,技术迭代呈现非线性发展态势。他表示,传统车企在底盘领域的积累为智能辅助驾驶与智能底盘深度融合奠定基础,具备良好发展前景,中国智能汽车有望在全球实现领跑。不同供应商方案百花齐放,新老版本各有特点,部分新方案和与底盘深度融合的车型表现惊艳。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院长 席军强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指出,本届参评车型智能辅助驾驶能力普遍上升。同时,国产算力芯片进展显著,未来需聚焦生态适配、与大模型和智能辅助驾驶算法协同等突破点。智能座舱向实用化和情感交互发展,抬头显示功能普及且内容丰富,语音交互融入驾驶过程,防夹功能等安全配置也受到重视。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朱西产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汽车研究所所长龚建伟感受到晋级车型驾乘体验更接近人类预期,智能辅助驾驶表现亮眼但部分车型在速度把控上偏保守。对于 NOA 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趋势,龚建伟认为,这得益于国内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成本下降及年轻消费者需求拉动,且复杂路况下车辆表现较去年有大幅进步,但部分车型存在硬件算力过剩的情况,实则是为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进行硬件预埋。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教授、汽车研究所所长 龚建伟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殷承良表示,本届晋级车型综合水平大幅提升,纵向对比自身进步显著,横向对比因价位、配置和方案不同存在差异。智能辅助驾驶平权趋势明显,即便低成本车型也在推进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殷承良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马楠表示本届参评车型在城市 NOA、高速 NOA、智能座舱和自动泊车等方面均有整体提升,尤其在自主智能和交互体验上进步明显。大语言模型上车带来本质变革,使座舱能更好理解环境、用户行为和语义,通过主动交互提升驾驶舒适度。
教育部长江学者、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 马楠
清华大学刘宗巍副教授认为本届评价活动从场地测试转向实际道路测试,场景设置丰富合理。参评车型进步显著,即便低价、低硬件配置车型也具备基本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软件迭代推动智能化进步和科技平权落地。未来产业发展将呈现两极化趋势:部分车型聚焦极致性价比,满足用户基础智能辅助驾驶需求;高端车型则需拓展智能辅助驾驶场景广度与深度,实现场景无缝连接,打造极致用户体验以形成差异化优势。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助理 刘宗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王书翰指出本届参评车型智能化从去年的 “拟人化” 升级为今年的 “类人化”,头部供应商已实现城市 NOA 和高速 NOA 全场景覆盖,接管率极低。未来智能辅助驾驶发展应聚焦个性化体验,满足不同驾驶风格用户需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 王书翰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贾鑫对本届车企智能辅助驾驶技术发展势头趋同印象深刻,认为行业已趋于成熟,同功能智能辅助驾驶基本功能实现一致,仅细节存在差异。对于智能泊车技术,他肯定其效率、稳定性已超越普通驾驶者,但在非铺装路面等复杂场景的适用性仍有提升空间。
吉林大学汽车仿真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贾鑫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博士孙翊文认为 AI 在汽车领域的合规性与安全性需通过设计针对性对齐算法、解决技术黑盒和可解释性问题来实现。目前基于 DeepSeek、豆包等技术的语音交互已较为丝滑流畅,但在多人交谈、随意提问等极端场景下仍存在延迟、误判等问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博士 孙翊文
李庆文表示,未来活动将继续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智能汽车评价平台,为中国乃至世界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突破贡献力量。
第七届世界十佳智能汽车评价的实车测评与评审会圆满落幕,而行业的深度交流与趋势探索仍将持续。2025年12 月,第七届世界十佳智能汽车评价结果发布会及高峰论坛将落地昌平区,将汇聚行业专家、车企代表、技术先锋,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碰撞创新思路,为智能汽车的安全合规、技术迭代、生态构建提供更具前瞻性的指引。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