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新能源车更迭得很快,但电池安全和冬季表现始终是用户最关心、也最容易犹豫的两件事。全新 MG4 半固态安芯版在这次广州车展亮相,用 9.98 万元的价格,把半固态电池带到了紧凑级纯电车的主流预算区间。相比以往只在演示和实验数据里见到的技术,这次出现的是一台能量产、能上牌、能正常使用的家用车。
纯电车行业这些年在讨论电池时,最敏感的两个词就是“安全”和“低温性能”。尤其是安全,各种针刺、挤压、浸水、撞击的极端测试,一直都是用户关注的重点。全新 MG4 半固态安芯版采用的这套电池,在文件里重点强调了多项超出国标要求的实验,用更接近真实事故场景的方式来验证安全性。
例如螺纹钢针刺测试,使用的是带凸起纹路的 10mm 螺纹钢针,而不是更容易通过的光滑钢针。在满电状态下被穿透后,电芯连续观察并未出现热失控迹象。螺纹钢对电芯内部结构的破坏更严重,这一结果说明即便电芯遇到极端损伤,仍具备较高稳定性。

再如三向挤压测试,不是单方向,而是对电芯进行 XYZ 三个方向挤压,挤压力达到 250kN 或变形超过 35% 才停止。测试结束后同样没有出现起火或爆炸。这种压力水平接近部分严重碰撞场景对电池的破坏力度,从测试结果来看,电芯结构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电池包层面,还包含盐水浸泡、极寒环境下的机械冲击,以及持续 180 秒的高温火烧等实验。每一项测试都比国标要求更苛刻。在这些测试中保持稳定,说明这套电池方案在极端环境下具备充分的可靠性。
除了安全,低温表现是另一项重要能力。在低温环境中,很多纯电车会出现动力响应变慢、充电效率下降的问题。MG4 半固态安芯版在低温放电、低温快充、电芯能量保持能力等关键指标上都做了针对性提升,使得寒冷地区的使用门槛更低。在北方冬季或极端温差场景下,车辆依然能保持正常的加速、上坡和补能节奏。
全新 MG4 的热管理系统采用 MG 自研的一体式结构,用铝稀土合金提升耐高温和耐久性。相比传统热泵系统,这套结构在能耗上更克制。在冬季制热时效率更高,车内升温更快,对通勤场景更友好。
CTB 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是 MG4 的另一项重要基础能力。在 10 万级的紧凑型车里能用到 CTB 并不多见。文件中给到的车身扭转刚度 31000 N·m/deg,让车身结构在稳定性和抗扭性方面表现突出。在连续颠簸、变道、非铺装路面等场景下,车身整体感会更强,为底盘和悬架调校提供了更稳的基础。
在设计上,MG4 走的是紧凑、利落的路线。线条干净,没有过度堆叠装饰;车身比例更偏年轻,整体姿态轻巧。相比一些强调“科技感”的新能源车,MG4 的外形处理更适合日常场景,耐看度更高。
把这些要素放在一起看,MG4 半固态安芯版是一台把关键能力往前推了一小步的车。它没有在参数上刻意卷得很极端,而是把电池安全、冬季表现、热管理、车身结构这些影响长期体验的基础项做好,让一台紧凑级纯电车在更多环境下都能正常使用。
9.98 万元的价格让这套半固态电池变成了能够被更多家庭触达的选项。对于预算在 10 万左右、但希望电池方案更稳定、在冬季也能保持正常节奏的用户来说,这台车的出现会让选择变得更直接。在入门级纯电市场里,它给出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答案。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