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能源时代以来,人们熟悉的不少经典燃油车都已经退出消费者的视线,有些销量大幅下滑,还有些干脆退出了中国市场。不过几个比较经典的车型还在坚持更新换代,大众朗逸就是其中之一。
11月17日,全新一代朗逸Pro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7款车型,售价为8.88-11.29万元,这个价格已经比燃油车时代的朗逸低不少。新车定位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是家用A级车,那么这款车是否值得入手呢?

大众朗逸Pro是一款什么样的车?
朗逸是目前上汽大众的绝对主力,也是上汽大众唯一一款能实现月销两万以上的车型,因此地位非常重要,这也是它不断更新换代的原因,那么这次上市的朗逸Pro有哪些看点呢?
外观设计方面,朗逸Pro采用上汽大众Pro家族最新设计语言,提供经典版和星空版双前脸造型选择,经典版车型采用横贯式镀铬箭阵下格栅,延续德系沉稳气场,星空版则配备星钻式能量黑曜下格栅,更具未来感。
新车配备灵眸LED前大灯、贯穿式LED灯带及发光Logo,车尾采用展翼式LED贯穿尾灯搭配隐藏式排气布局,侧面设计融合流线型低风阻车顶与几何线条立体车侧,并首次应用隐藏式门把手,整体造型既保持了大众品牌的经典元素,又融入了更多时尚动感的设计理念。
尺寸方面,朗逸Pro的车身长度达到4720mm,较现款朗逸增加42毫米,宽度和高度分别为1806mm和1482mm,轴距保持2688mm,通过优化内部空间布局,后排腿部空间得到明显改善,180cm身高的乘客也能获得舒适的乘坐体验。整车采用黄金比例设计,视觉效果更加舒展大气,车身尺寸已接近A+级轿车水平,后备厢容积达510升,在同级轿车中属于比较优秀的。
内饰设计上,朗逸Pro采用北欧家居风设计风格,通过分层设计和皮质包覆营造出居家的温馨感,配备10.25英寸液晶仪表与12.9英寸中央液晶屏的组合,搭配三辐式实体按键多功能方向盘,科技感显著提升。采用电子怀挡设计释放了中控台下方空间,配备无线充电面板和TYPE-C接口,实用性与整洁度兼得,新车提供"云母白"和"玛瑙黑"两种内饰配色,其中白色内饰营造出纯净明亮的座舱环境,搭配贯穿式空调出风口,整体质感明显提升。
智能座舱方面,朗逸Pro搭载高通骁龙8155座舱芯片,配合升级的MQB-EVO智能架构,数据传输速率提升4倍,确保车机系统流畅运行,深度集成腾讯生态,支持车载微信、腾讯地图和腾讯随行2.0,实现账号互通与语音操作。
语音系统采用科大讯飞技术,支持多轮交互和连续对话,并接入文心一言和DeepSeek等AI大模型,形成AI智联座舱,同时支持苹果CarPlay、华为HiCar和百度CarLife手机互联,提供丰富的生态扩展能力,满足不同用户的智能化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高阶功能,只在部分高配车型上出现。
辅助驾驶系统上,朗逸Pro的中高配车型具备L2级辅助驾驶能力,依靠15个雷达和5个摄像头实现多项智能驾驶功能,系统集成Travel Assist驾驶辅助系统、Front Assist前方辅助系统和IPA全方位智能自动泊车功能,有效提升驾驶安全性与便利性。高配车型还配备360度全景影像、倒车车侧预警和开门预警等功能,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整套辅助驾驶系统经过严格测试,能在多种路况下为驾乘者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动力系统是什么水平?
大众朗逸Pro依然是全系燃油车,在新能源时代,三大件变得没那么重要,但仍是衡量车型价值的重要指标,而这也是大众比较擅长的。
动力系统方面,朗逸Pro提供EA211 Evo II系列1.5T发动机和EA211 1.5L发动机两种选择,其中1.5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18千瓦,峰值扭矩250牛·米,应用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5.54升。1.5L发动机最大功率为81千瓦,峰值扭矩141牛·米,匹配爱信6速自动变速箱,WLTC百公里综合油耗6.06升,两款发动机均使用92号汽油,在保证动力性能的同时兼顾了燃油经济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空间。
底盘操控层面,朗逸Pro在底盘方面进行了重大升级,1.5T车型首次搭载多摆臂式独立后悬架,告别了以往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独立后悬架能更好地过滤路面颠簸,提升后排乘坐舒适性,尤其在坑洼路段表现更为出色。底盘历经近百种方案调校,兼顾操控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1.5L车型则继续保持麦弗逊式独立前悬架与扭力梁式非独立后悬架的组合,整体调校在保持德系底盘扎实感的同时,更加注重驾乘舒适性的提升。
小结:全新一代朗逸Pro以全面升级的产品力直面比亚迪秦L、吉利银河A7等竞争对手的挑战,不过从客观角度来说,这款车面对A级新能源车型时已经没有多少竞争力,它能吸引的就是那些对新能源车型不认可的传统用户。这样的用户基数还是比较大的,因此新车上市后能保持一定的销量规模,不过从长远来看,大众需要打造出能取代朗逸地位的新能源车型。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