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万起的空悬+CDC,星纪元ET的“豪华平权”是噱头还是实在?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0 15:27:57 阅读量:0

一、外观:不玩噱头的实用派设计​

初见 2025 款星纪元 ET,第一感觉是 “沉稳得不像新势力”。没有夸张的贯穿式灯带或溜背造型,整体线条走的是家用 SUV 的实用路线 —— 方正的车头搭配分层式 LED 大灯,格栅用细密的镀铬饰条点缀,既保留了品牌辨识度,又不会显得过于激进。​

1898万起的空悬+CDC,星纪元ET的“豪华平权”是噱头还是实在?-1

车身侧面比较亮眼的是 19 英寸多辐轮毂,搭配米其林静音轮胎(顶配车型专属),视觉上刚好撑起 4955mm 的车长。值得一提的是车门下方的隐藏式踏板,开门时自动弹出,上下车时能蹭掉鞋底泥沙,对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用户很友好。车尾的贯穿尾灯夜晚点亮后辨识度不错,但排气采用隐藏式设计,少了点运动气息。​

1898万起的空悬+CDC,星纪元ET的“豪华平权”是噱头还是实在?-2

总的来说,这套外观设计没有太多记忆点,但胜在耐看。换句话说,它不会让你一见钟情,却也绝不会因为审美疲劳而后悔 —— 这恰恰符合家用 SUV 的核心诉求。​

二、内饰座舱:8295P 芯片撑起的 “移动客厅”​

拉开车门,3.45m³ 的舱内空间先给人直观冲击,而内饰质感更让人惊喜。中控台用软质搪塑 + 翻毛皮材质包裹,缝线工整,摸上去没有廉价的塑料感,这在 18 万级车型里实属难得。15.6 英寸悬浮中控屏是绝对核心,搭载 8295P 车规级芯片,滑动切换界面时几乎没有延迟,语音控制响应速度也比老款快了不少,说 “打开遮阳帘”“调低空调” 基本能做到秒执行,跟手机操作没啥区别。​

1898万起的空悬+CDC,星纪元ET的“豪华平权”是噱头还是实在?-3

比较加分的是 Lion Melody 大师级音响系统。23 个扬声器分布在车内各处,包括 5 个低音炮和头枕音响,播放交响乐时乐器分离度清晰,就连我这种非音响发烧友,都能听出和普通车载音响的差距。不过有个小遗憾:音质调节选项偏少,自定义空间不如预期,要是能加个均衡器调节就更好了。​

座椅是 “久坐不累” 的典型代表。十四层复合结构确实有料,主驾的通风、加热、按摩功能一应俱全,按摩模式里的 “腰托舒缓” 档特别适合长途驾驶。副驾的 “女王躺平” 功能更是惊喜,一键放倒后几乎能实现零重力姿态,我媳妇试坐后直言 “跑高速时能睡个好觉了”。​

三、动力配置:飞鱼底盘才是真核心​

1. 黄金增程:告别续航焦虑​

增程版车型的动力组合是 1.5T 增程器 + 电机,两驱版纯电续航 265km,综合续航高达 1615km。实际测试中,市区通勤每天 50km,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周末跑了趟 200km 的短途高速,纯电模式跑完还剩 30km,压根不用启动增程器。​

更关键的是 3.71kWh/L 的油电转化率,这意味着每升油能转化出更多电能,难怪馈电油耗能控制得这么好。高速上保持 120km/h 时速,表显油耗 5.8L/100km,比官方宣称的 5.2L 略高,但考虑到全程开空调且满载,这个成绩已经很亮眼了。更贴心的是支持 92 号汽油,加油时不用专门找高标号油站,长途出行更省心。​

2. 飞鱼底盘 2.0:百万级质感不是吹的​

如果说续航是基础,那飞鱼底盘就是这款车的 “灵魂”。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的悬架结构,配合全铝合金底盘,这配置放在百万级豪车上都不寒酸 —— 要知道奥迪 S6 也才用了前四连杆悬架,星纪元 ET 的硬件基础确实扎实。​

试驾时过减速带,IAS 智能空气悬架和 CDC 电磁减振系统表现出色,震动被过滤得很彻底,坐在后排几乎感觉不到颠簸,比同价位的理想 L6 舒适性更胜一筹。雪豹四驱系统的爆发力也值得一说,4.8 秒破百的加速成绩,踩下电门时推背感明显,但不会像性能车那样突兀,家用代步刚好。​

蠕行模式更是地下车库的 “神器”,上坡时不用踩油门,车辆会自动保持低速前进,新手也能轻松应对陡坡。不过转向手感偏轻盈,高速过弯时侧向支撑虽然比老款提升 50%,但和宝马 M3 那种运动型车比还是差点意思,毕竟定位家用,这点可以理解。​

四、空间表现:

3000mm 的轴距不是虚数,实际空间表现堪称 “同级标杆”。我身高 1 米 85,调整好主驾座椅后,头顶还有两拳距离;坐到后排,膝盖离前排靠背居然有三拳多,翘个二郎腿毫无压力。对比问界 M8 67.6% 的得房率,星纪元 ET 3.45m³ 的舱内有效空间,换算下来得房率只会更高,这 “豪华大平层” 的称呼确实没夸张。​

储物空间设计得很巧妙,36 处储物点藏得特别用心:中控台下的镂空区域能放下 13 寸笔记本,后门板杯架带加热功能,冬天放保温杯再合适不过。后备箱常规容积 546L,塞进两个 28 寸行李箱 + 露营帐篷还有富余,配合空气悬架可调低的底盘,装卸重物时不用费劲抬高手臂,对女性用户很友好。​

五、安全配置:

安全配置是星纪元 ET 的 “杀手锏”,尤其是那个 “NESTA 六维电安全” 认证,含金量真不低。这可是中汽中心推出的国内比较严苛电安全验证体系,涵盖充电、电磁、功能、高压、电池、消防六个维度,能通过的车型凤毛麟角。​

车身用了 88% 高强度钢铝打造笼式结构,还拿到了 2024 版 C-NCAP 五星认证。电池包更是下了血本:底部用 1300MPa 热成型钢防护,经过 80 万次振动测试,抗冲击性远超国标 50 倍;防水达到 IP68 级别,沉水 24 小时都不进水,比国标严苛 48 倍。更绝的是高温炙烤测试,整车底部被烤 130 秒都没发生热失控,彻底打消了新能源车主的自燃顾虑。​

车门的三域控制系统特别实用。普通车只有单域控制,碰撞后容易打不开门,而这款车能 100% 弹出门把手,车门顺利开启,给救援争取了关键时间。被动安全方面,2368mm 长的侧气帘能覆盖前后排,弹出后保压 6 秒,能有效保护乘员安全。不过主动安全里的 “车道居中” 功能有点保守,高速上修正幅度偏大,希望后续 OTA 能优化。​

六、辅助驾驶:猎鹰智能辅助驾驶真能 “全国开”?​

猎鹰辅助驾驶系统的表现超出预期,它走的是当前比较主流的端到端无图路线,和华为、Momenta 这些头部玩家算同一路数。依托这种技术,确实能实现 “有路就能开”,我在老家的县级公路试了下,跟车、变道都很流畅,比很多依赖高精地图的车型适用性更强。​

30 颗传感器 + 双 Orin-X 芯片的硬件配置很扎实,508TOPS 算力应对复杂路况绰绰有余。在太平洋汽车的横评中,它还是少数能无人工干预完成 “三点式掉头” 的车型,环岛通行时也能精准识别出口,不会像其他车那样选错路。实测过闸机抬杆时,抬杆后 0.5 秒就能起步,比特斯拉 Model Y 的 10 秒延迟强太多。​

不过得客观说,宣传里的 “全国都能开” 还得打个折扣。目前城区 NOA 只覆盖 300 + 城市,部分偏远地区还未开通。但对比同价位车型,能做到这个覆盖范围已经很优秀了,毕竟很多 20 万级车型还在用有图方案,出了大城市就 “失明”。​

七、选购建议:哪款配置比较值得买?​

先算笔账:增程版售价 18.98 万 - 23.98 万,11 月购车有 1 万元置换补贴,算下来低至17.98 万就能入手。还有 5 年 10 万贷款前 3 年免息,按当前 LPR 利率算,光利息就能省近 1 万块,这政策确实有诚意(详情得问当地 4S 店,不同地区可能有差异)。首任车主还能享整车终身质保,连 CDC 和空气悬架都涵盖在内,后期养车成本能省不少。​

家用代步选 Pro 两驱版(18.98 万,补贴后 17.98 万):纯电续航 265km 够日常通勤,高速辅助驾驶能应对长途,基础配置应有尽有,预算有限选它准没错。​经常跑城区选 Max 两驱版(20.98 万,补贴后 19.98 万):比 Pro 版多了城区 NOA,堵车时能自动跟车、绕障,每天开市区的用户值得多花 2 万,毕竟能省不少精力。​北方用户选 Pro 四驱版(20.98 万,补贴后 19.98 万):雪豹四驱系统在冰雪路面更稳,冬天通勤安全感更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和 Pro 两驱版一致,北方朋友优先考虑。​预算充足选 Max 四驱版(23.98 万,补贴后 22.98 万):四驱 + 城区智能辅助驾驶全拉满,还标配空气悬架,适合追求全面体验的用户,不过要注意中低配没有空气悬架,这点得看清楚。​

结语:18 万级的 “性价比之选”?​

2025 款星纪元 ET 比较让人惊喜的,是它打破了 “低价必妥协” 的行业潜规则。18 万的价格能给到空气悬架、长续航增程、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这些 30 万级配置,确实诚意十足。要知道问界新 M7 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得卖到 25 万以上,星纪元 ET 相当于用更低的价格实现了同级体验。​

当然它也有不足:外观设计保守、天幕隔热一般、智能辅助驾驶覆盖范围待扩展,但这些都掩盖不了它的核心优势。说实话,能把 “豪华大平层”“移动安全堡垒”“无焦虑续航” 打包给到 18 万级市场的,目前还真没几个对手。​

如果你想要一台兼顾家用、动力、安全的 SUV,又不想为品牌溢价买单,这款车值得重点考虑。毕竟花小钱办大事,才是大多数家庭购车的核心诉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