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小小的晶体管竟能让汽车巨头们如此头疼?一场围绕芯片控制权的风波,几乎让全球汽车生产线踩下急刹车。本田汽车在加拿大的工厂为此愁眉不展,其阿利斯顿工厂的思域(图片|配置|询价)与CR-V车型产量直接减半,年度盈利预期随之下调,北美市场整整十一万辆的产量计划化为泡影。这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问题的核心,指向了一家名为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这家总部设在荷兰的企业,其命脉却掌握在中国——大部分芯片产品需要运往中国完成封装测试,再送往全球客户手中。这盘棋,下得真是精妙。上个月,荷兰政府以经济安全为名,突然从其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手中接管了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这一举动无异于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的反制迅速而果断,相关芯片的出口通道应声关闭。安世半导体的供应链瞬间断裂,全球汽车制造商的焦虑情绪蔓延开来,生产线停摆的警告声此起彼伏。安世半导体或许在整个汽车芯片市场中不算巨无霸,可它生产的晶体管、二极管等基础元器件,却是汽车制造中不可或缺的螺丝钉。从车灯到核心电子系统,处处都有它的身影。这场风波的转折点,出现在近期中美领导人峰会之后的大背景下。中荷之间随即展开了建设性对话,气氛逐渐回暖。解铃还须系铃人。11月6日,荷兰政府发表声明,预计安世半导体的中国子公司将在数日内恢复供货。仅仅一天后的11月7日,风向彻底变了,荷兰方面明确表示准备暂停那份引发争端的控制令,最快下周就将正式执行,把控制权交还给中国股东。希望就在眼前。德国汽车供应商欧摩威在11月8日宣布,安世半导体的芯片组件已恢复从中国出口,正运往其位于匈牙利的分销中心。另一家行业巨头博世也已获得许可。这场供应链危机总算看到了冰释前嫌的曙光。荷兰经济部长文森特・卡雷曼斯也对此表达了信心,相信未来几天,这些承载着全球汽车业希望的芯片,将顺利抵达客户手中。一场跨国博弈终于暂告段落,全球产业链的稳定,终究离不开合作与信任。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