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滨总部大楼易主,不仅是一笔资产交易,更是一家老牌车企在行业变革中的艰难求存。日产汽车以970亿日元出售其横滨全球总部大楼,买家是由中国敏实集团和美国KKR组成的财团。这座地标建筑的易主,为日产在2025上半财年2219亿日元的净亏损写下了醒目注脚。
面对销量下滑与关税压力,日产选择了“卖楼回租”的紧急自救。与此同时,全球裁员2万人、关闭7座工厂的“Re:Nissan”计划也在推进中,规模远超20年前的戈恩改革。

日产的经营困境从最新财报中可见一斑。2025上半财年,公司净亏损高达2219亿日元,而去年同期还盈利192亿日元。

销售额同比下降6.8%,营业利润转为亏损276亿日元。

全球销量下滑7.3%,至148万辆,主要市场全线溃退。中国市场降幅最大,达17.6%;日本本土也下降16.5%。
美国关税导致日产营业利润减少1497亿日元,成为压垮骆驼的重要稻草。
实际上,日产的危机早有征兆。2024财年,公司净亏损已达6709亿日元。全球工厂运转率均远低于盈亏平衡点,中国的工厂运转率仅为45.3%。
02 交易解析:卖楼回租的盘算这笔总部大楼交易定价970亿日元(约45亿元人民币)。买家是台资汽车零部件巨头敏实集团与美国私募股权公司KKR联合组成的财团。
日产将在交易中获得739亿日元的出售获利,作为特别利润计入财年财报。
交易完成后,日产以租赁形式回租大楼20年,继续作为总部使用。这种“售后回租”是典型的资产变现方式。
日产表示,所得资金将用于业务数字化及研发,助力公司经营改革。
03 复兴计划:再造日产的豪赌面对严峻形势,今年4月上任的新社长伊万·埃斯皮诺萨推出了“Re:Nissan”复苏计划。
该计划的核心是削减全球产能,从350万辆砍至250万辆。为此,日产将在2027年前将全球整车工厂从17家整合至10家。
裁员2万人,占总员工数的15%,这一规模远超1999年戈恩主导的“日产复兴计划”。
日产还计划通过全链条压缩开支,到2026财年实现年度降本5000亿日元,恢复汽车业务营业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为正。
04 战略失误:日产因何陷入困境日产困境的背后,是一系列战略失误的累积。
在电动化转型方面,日产虽有聆风等早期车型,但近年来进展缓慢,未能跟上行业步伐。
关键市场接连失利。日产在华销量从2021年的138.1万辆骤减至2024年的69.6万辆,规模腰斩。
与本田的经营合并磋商于今年2月中止,失去了一次资源整合的机会。
一系列挫折导致日产品牌力持续弱化,股价下滑,公司已暂停发放股息。
轩逸最低售价:6.39万起最高降价:4.53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52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104万车友热议二手车0.88万起 | 1793辆05 行业背景:传统车企的集体挑战日产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传统车企在行业变革期的集体挑战。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向电动化、智能化的艰难转型,老牌制造商船大难掉头。
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和汇率波动,预计将在2025财年分别造成2750亿日元和1150亿日元的利润损失。
全球车市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增长红利消失,日产面临的挑战比戈恩时代更为严峻。
卖楼求生只是日产的缓兵之计。新任社长埃斯皮诺萨的“Re:Nissan”计划规模空前,但面临的内外挑战也远超以往。
写在最后,日产总部大楼的易主,仿佛一个时代的缩影:老牌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的自救,既不体面,也显无奈。出售总部大楼换取现金流,关闭工厂削减产能,裁员2万人降低开支——日产这场自救手术的规模,已远超20年前的“日产复兴计划”。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