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月,不少年轻人专门去买那些已经破产或者快要撑不下去的新能源车,比如广西一位28岁的江先生,特意跑了1500公里去提一辆哪吒L(图片|配置|询价),裸车只要七万多,原价差不多十五万,还有一位22岁的关先生,花了十五万买下原本卖二十二万的极越07,广州二手车商陈先生的店里,最便宜的高合Y只卖十二万,这车原来要三十三万以上,这些车都来自倒闭的品牌,但买车的人并不觉得丢脸,反而说“它不倒闭我还不会买呢”。
他们并不是为了图便宜,而是因为实在没有别的选择,江先生在去年试驾时就相中了那款车的快充功能和智能座舱,只是当时价格偏高,交车速度也慢,所以没有入手,等到车企支撑不住了,他反而觉得机会来了,好几位车主都提到,这不算捡漏,而是唯一能在十五万以内买到配备激光雷达、大容量电池和高级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广州的明先生直接表示,同价位的新车在用料和车载系统方面差距太大,大家其实并不在意品牌,只看配置是否够用。

这其实和整个行业的大洗牌有关系,从2023年开始,威马、恒驰、众泰、高合、极越这些新势力车企接连倒下,专家李颜伟提到,年轻人正好可以趁着这个空档期,用有限的钱买到原本买不起的技术,比亚迪的李柯也提醒说,中国现在有两百多家车企,未来三四年里可能有一半会被淘汰,市场并没有萎缩,只是资源在向头部集中,你看比亚迪单月卖出44万辆,零跑和鸿蒙智行都突破7万,小鹏蔚来增速超过70%,小米稳定在4万以上,新势力正在经历“强者更强”的重组阶段。
不过买这些车也有风险,售后没人管,车机连不上网,系统更新也没人维护,这是常见问题,但有些二手车商自己想办法解决,陈先生的店就搭建了第三方维修网络,找人更换电池模组,还开发本地车机插件,搞出一套“断供后自给”的模式,车主们也自发建群,比如“高合自救群”,互相分享电路图和固件备份,帮忙修理车辆,这种民间维保体系逐渐形成,也让人们意识到,车不只是消费品,还可以自己动手维护。
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些倒闭品牌的车其实技术很先进,像800V高压平台、4D毫米波雷达和多模态语音交互,都是当时行业里领先的配置,只是因为公司经营不下去,这些技术才被低价处理,这不是政策推动的结果,而是市场竞争淘汰带来的被动释放,以前燃油车时代,品牌倒了基本没留下什么技术积累,现在新能源车不一样,哪怕企业关门了,车上搭载的系统创新依然存在,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些还没被主流市场消化的技术去买的。

我觉得这些年轻人做得挺聪明,他们不信品牌那套,也不怕冒险,更看重东西的实际用处,与其花十几万买辆普通新车,不如试试技术过头的“绝版车”,虽然售后得自己操心,但配置给足了,体验不比高端车差,而且第三方服务慢慢跟上,这些问题也在解决中,说白了,他们不是在占便宜,是在用新办法加入技术变革的潮流。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