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不造车,却给所有车企上了一课
车圈最近真是炸了锅。昨天晚上,一个消息像深水炸弹一样扔了进来:京东要卖车了,一台电动车,价格直接干到了49900!你没听错,不到五万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京东也跟风造车了?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人家压根不碰工厂这种重活,而是拉来了广汽埃安负责生产,找上了宁德时代提供换电服务。京东自己呢,就干两件事:线上卖车,线下服务。这就像一个顶级大厨,他不开饭店,而是联合最好的农场和物流,专门做高端外卖,把价格打下来了。

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在给传统车企“刮骨疗毒”啊!传统的卖车模式是什么?一辆车从工厂出来,经过总代理、区域代理、4S店,每一层都要扒一层皮,最后到消费者手里,价格早就“胖”了一圈。京东直接把中间商全砍了,用自己强大的电商平台直面用户。这还不算完,它还玩了个更绝的“车电分离”。电池是电动车最贵的部件,占总成本近40%,京东直接把这部分从车价里抠出去,让你按月租。一下子就把十几万的购车门槛,降到了五万以内。 这套打法,根本不是在跟谁比谁的发动机好,谁的屏幕大,它是在比谁的“刀法”快,谁能把成本切得更薄。
说到这个,就得聊聊那个“租电池”到底是个啥感觉。你买这台车,拿到的是一辆“无电车身”,电池是租的。每个月交几百块钱的租金,就拥有了电池的使用权。这就像你租房子,你不用花几百万全款买下,只要按月付房租就能住。这简直是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彻底打消了两大焦虑。第一个焦虑是电池衰减。电动车开个几年,电池续航打折是肯定的,换一块电池好几万,肉疼死了。现在电池是租的,衰减了?那是运营商的事,跟你没关系。第二个焦虑是充电慢。快充再快也得个半小时,万一赶时间呢?换电模式就像去加油站,三分钟,一块满电的电池给你换上,比上厕所还快。这种体验,对于把车当成纯粹工具的用户来说,简直是“福音”。
我们举个最实际的例子。比如一个在县城里跑小生意的老板,每天都要开着车进货送货。他买这台京东车,花了不到五万。每个月可能就花个五六百块租电池。算下来,比油费便宜多了。开了三年,车想换了,或者电池感觉不行了,他直接把车卖了就行,根本不用操心电池还值多少钱,还能不能卖出去。这就把一个贬值的“大包袱”,变成了一个按需付费的“服务”。传统车企卖给你的是一个完整的资产,而京东卖给你的是一个“使用权”,这个心态上的转变,对下沉市场的用户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我甚至觉得,京东这次玩的换电,比蔚来还有“杀伤力”。蔚来把换电当成了高端服务,是给车主的“豪华大餐”。而京东把它变成了“快餐”,主打一个方便、便宜、管饱。它把换电从一个“炫技”的功能,变成了一个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设施”。想想看,未来京东的快递站、便利店旁边,都建一个换电站,那网络密度得多恐怖?这才是它真正的“王牌”。当换电比充电还方便的时候,谁还会为了一块电池的所有权买单呢?
我大胆预测一下,这波操作之后,整个车市的“游戏规则”都要被改写。 就好像当年智能手机干掉了功能机一样,不是功能机不好用,而是智能手机的“生态”太强大了。未来,买车可能真的就像我们现在买手机一样,在电商平台上下单,然后第二天就送到家,电池没电了,去换电站三分钟搞定。那些还在坚持4S店模式、不肯放低身段的车企,可能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 这已经不是一场关于车的竞争了,而是一场关于商业模式的“革命”。京东扔下的这颗石子,激起的将是整个行业的滔天巨浪。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京东这套“空手套白狼”的玩法,真的能颠覆车市吗?如果这台车质量靠谱,你会考虑入手一台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