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图片|配置|询价)作为豪华中大型车的标杆,每次换代或改款,设计总能成为热议焦点。全新宝马5系(含中期改款车型)推出后,官方强调“内外焕新、科技感升级”,但仍有不少声音质疑其设计“丑”、“丢了灵魂”。这些争议并非空穴来风,背后是不同群体的审美偏好与价值认同差异。
宝马5系最低售价:32.00万起最高降价:11.99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15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47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68万起 | 4716辆一、坚守传统的“老宝马粉”:怀念经典优雅,抵触潮流妥协
这部分群体对宝马经典设计语言有深厚情感,争议核心是“新设计背离品牌基因”:
- 他们偏爱老款5系的均衡比例:尺寸适中的双肾格栅、流畅舒展的侧面线条、利落的霍氏弯角,认为这种设计兼具优雅与运动,是宝马“内敛豪华”的体现;

- 对新五系的不满集中在“用力过猛”:放大的双肾格栅显得突兀凶悍,打破了车头的协调感;整体线条趋向平直硬朗,取代了以往的圆润优雅;为迎合科技潮流加入的复杂元素,被认为牺牲了品牌沉淀的经典气质。

在他们眼中,新五系的设计是“为了潮流放弃灵魂”,失去了宝马5系应有的沉稳与克制。

二、追求极简的设计爱好者:反感元素堆砌,偏爱“少即是多”
随着极简设计潮流兴起,部分群体对“复杂设计”天然抵触,新五系的设计恰好触碰了他们的审美底线:
- 认为新五系前脸元素冗余:巨大的格栅、狭长的大灯组、多层级的线条装饰,叠加后显得“臃肿杂乱”,视觉信息过载,缺乏简洁美感;
- 对科技元素的呈现方式不认可:贯穿式尾灯、无框仪表盘等配置虽符合科技趋势,但在设计整合上不够自然,部分细节显得刻意,破坏了整体的干净利落;
- 核心审美逻辑是“少即是多”,他们更偏爱线条简洁、层次清晰、无多余装饰的设计,因此对新五系的“堆砌感”持批评态度。
三、受社交媒体影响的“跟风者”:缺乏独立判断,被情绪带偏
信息爆炸时代,社交媒体的评价容易形成“舆论裹挟”,这类群体的争议更多是跟风而非理性判断:
- 未实际接触车辆:很多人没见过实车、未观察过设计细节,仅通过网络图片或短视频,就跟风附和“丑”的评价;
- 情绪化表达为主:部分人是为了彰显“特立独行”,故意与主流好评对立;还有人受负面评价的情绪传染,将“不喜欢”放大为“丑”,缺乏对设计本身的客观分析;
- 这类争议的核心不是设计本身,而是社交媒体下的“群体认同”,评价往往带有片面性和情绪化色彩。
宝马5系最低售价:32.00万起最高降价:11.99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15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47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68万起 | 4716辆四、抵触特定元素的“细节敏感者”:因局部不满,否定整体设计
设计审美具有极强主观性,部分群体的争议源于对特定细节的偏见,进而延伸到对整车设计的否定:
- 例如:不喜欢环形光耀格栅,觉得过于花哨,破坏了前脸的整体性;认为无框仪表盘虽然科技,但质感不及传统仪表盘精致;对贯穿式尾灯的设计语言不认可,觉得缺乏新意或与车型定位不符;
- 他们的评价逻辑是“细节决定整体”,某个设计元素不符合预期,就会全盘否定新五系的设计,忽略其他部分的合理性。
结语:审美无标准答案,争议是多元需求的体现
设计本就没有绝对的“美丑”标准,宝马新五系的设计争议,本质是不同群体的审美偏好、价值认同碰撞的结果:
- 它的设计确实抓住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追求新潮、看重科技感、喜欢强烈视觉冲击的群体,认可其焕新升级;
- 而质疑的声音,无论是对传统的坚守、对极简的追求,还是跟风表达,都反映了市场的多元性。
宝马新五系的设计选择,是品牌在“传承经典”与“拥抱潮流”之间的平衡,不可能满足所有群体的审美。争议的存在恰恰说明,豪华车型的设计不仅是技术与美学的结合,更承载着不同消费者的情感与期待。对于消费者而言,喜欢与否皆属正常,关键是基于自身审美和需求做出判断,而非被他人评价裹挟。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