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凯美瑞等于一套房?如今国产车让它坐不住了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9 00:44:12 阅读量:0

二十年前,买一辆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的钱,足够在广州买一套小两居。如今,这款曾经高不可攀的“梦中情车”身价已被腰斩,而背后的故事,恰是中国汽车工业二十年逆袭的缩影。

“当年要是买了两套房子,现在该多好。”看着4S店里标价16万的全新第九代凯美瑞,老陈不禁感慨。2005年,他差点拿出全家积蓄,花30万买了一辆进口凯美瑞,最终却选择在广州买了套房子。

二十年前,凯美瑞等于一套房?如今国产车让它坐不住了-1

那套房子如今价值已翻十倍,而凯美瑞的价格却跌去了一半。从2005年到2025年,凯美瑞从三十万级别的“奢侈品”,变成了十六万就能开回家的普通家用车。

凯美瑞最低售价:13.38万起最高降价:4.0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88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73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18万起 | 2069辆

图片来自于网络

01 身份象征,凯美瑞曾是移动的豪宅

时光倒回2005年,那时候拥有一辆凯美瑞,绝对是件轰动整个单位或者小区的大事。

二十年前,凯美瑞等于一套房?如今国产车让它坐不住了-2

当时的凯美瑞,很多还是以进口身份进入中国,拥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佳美”。进口车的身份,意味着它要承担高额的关税和各种税费,这些都直接反映在售价上。

当年的三十万是什么概念?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一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刚刚突破一万元。

这意味着,一个普通的双职工家庭,就算不吃不喝,也得攒上十几年,才能买得起这么一辆车。

二十年前,凯美瑞等于一套房?如今国产车让它坐不住了-3

更直观的对比是房价。当时像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市中心好一点的房价一平米也就五六千块钱。三十万,足够买下一套地段不错的小两居。说一辆凯美瑞等于一套移动的房子,一点都不夸张。

那时的凯美瑞,真皮座椅、桃木内饰都是豪华和高级的代名词。能开上它的人,往往被认为是事业有成、有一定社会地位的象征。车子不单单是代步工具,更是一张无形的社交名片。

图片来自于网络

02 时代变迁,凯美瑞的降价之路

2006年,是凯美瑞在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广汽丰田将凯美瑞引入国内生产,实现了国产化。

国产化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省去了高昂的进口关税,凯美瑞的价格第一次有了明显的下探。然而,这还不足以解释为何在二十年后,凯美瑞的价格会被腰斩。

真正的颠覆,发生在最近这十年,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到来。当丰田还在精心打磨发动机和变速箱时,中国车企直接换了一条赛道。

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内车企告诉消费者,未来的汽车不应该只是一个冰冷的机械工具,而应该是一个会思考、能交流、懂你的“智能移动空间”。

于是我们看到,十几万的国产车,车机系统用起来比手机还要流畅,喊一声就能控制车里大部分功能,停车入位可以完全交给车辆自己完成。

图片来自于网络

03 国产崛起,新能源车改变市场格局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曾经雄踞销量榜首的合资车型,不得不面对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国产对手。

2025年上半年,中型轿车销量冠军被自主新能源车型比亚迪秦L斩获,销量达到134950辆。其姊妹车型海豹06新能源也表现突出,以95812辆的销量位列第五。

传统燃油车虽仍有市场,但优势正在缩小。帕萨特、凯美瑞、迈腾这三款传统中型燃油车的代表,分别以115162辆、98125辆、97418辆的销量位列二、三、四位。

放在更大的市场格局中看,新能源车型在中型轿车市场的渗透率持续攀升。在上半年销量前50的中型轿车中,新能源车型占比达到了39%。

国产车的崛起,直接改变了市场的竞争逻辑。过去是人无我有,现在是人有我优,甚至是我有你无。

图片来自于网络

04 价值重构,消费者得到真正实惠

面对中国品牌的“围攻”,丰田这样的国际巨头也不得不放下身段,积极应对。新款凯美瑞增配还降价,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下的必然选择。

第九代凯美瑞在智能化领域有了很大升级,全系标配L2级自动驾驶辅助,车机系统首次搭载了骁龙8155芯片。同时,第九代凯美瑞的优惠力度创下了历代车型之最,综合优惠后的起步价直接来到了14万元以内。

这一切转变,实际上是中国汽车产业链强大支撑的体现。从电池制造到车机系统,从智能驾驶芯片到整车装配,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为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对于消费者来说,汽车正在逐渐回归它作为消费品的本质。大家买车时变得更加理性和务实,不再单纯为了一个车标去支付高昂的溢价,而是会综合考虑车辆的性能、配置、智能化水平和用车成本。

凯美瑞最低售价:13.38万起最高降价:4.00万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3.88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73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18万起 | 2069辆

图片来自于网络

走进任何一家新能源汽车展厅,你会发现那些曾经只在豪华车上出现的技术,如今已成为十几万国产车的标配。一位汽车销售直言:“如今35岁以下的消费者,第一眼问的不再是油耗和排量,而是芯片算力、续航里程和智能驾驶水平。”

市场格局已彻底改变。2025年9月,国内中型轿车市场零售销量突破31.2万辆,比亚迪的“海豹06新能源”和“秦L”分别以27459辆、27382辆的成绩牢牢占据了冠亚军的位置。

凯美瑞虽以单月20517辆的成绩仍是燃油车冠军,但已经失去了全市场的领先地位。

昔日王者不得不低头,这不正是中国制造业最精彩的逆袭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