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的可靠运行离不开规范保养,但很多骑士即便按时养护,车辆仍频繁出问题,核心原因是不小心踩中了保养误区。以下9个常见“雷区”,关乎车辆寿命与骑行安全,一定要及时避开:
雷区1:机油混用或逾期不换
错误做法:认为机油无需严格筛选,逾期不换也无妨,或随意混用不同品牌、级别、类型的机油。

后果:机油作为发动机“血液”,逾期使用会导致润滑、清洁、散热能力下降,混用机油可能引发化学反应,加速发动机内部磨损,严重时会造成“拉缸”故障。
正确做法:严格遵循厂家规定的里程或时间更换机油,选用符合车辆规格、品质可靠的专用摩托车机油,避免不同类型、品牌的机油混用。
雷区2:忽视刹车系统检查

错误做法:仅以“刹车能停”为标准,不定期检查刹车片厚度、刹车油状态及管路情况。

后果:刹车片磨损至极限会损伤刹车盘/鼓,刹车油吸水后沸点降低,可能导致高温制动失灵;刹车管路老化开裂、渗漏,更是直接威胁骑行安全。
正确做法:定期查看刹车片厚度,接近磨损极限时及时更换;按周期更换刹车油,更换时做好排气操作;日常留意刹车管路有无渗漏、鼓包、老化迹象。
雷区3:轮胎不查不换,忽视胎压与磨损
错误做法:认为轮胎无明显破损、花纹未完全磨平就可继续使用,长期不检查胎压。
后果:轮胎花纹深度不足会降低排水性,湿滑路面易失控;胎压过高或过低会影响抓地力、增加油耗,还会加速轮胎磨损;老化、鼓包的轮胎存在爆胎风险。
正确做法:冷车状态下定期检查胎压,确保符合车辆要求;查看轮胎花纹是否低于磨损标记,侧面有无裂纹、鼓包等损伤,达到使用极限或存在安全隐患时及时更换。
雷区4:火花塞拖延更换或用错型号
错误做法:只要火花塞能点火就不更换,或随意选用型号不符、品质较差的产品。
后果:火花塞使用久了会出现间隙变大、电极烧蚀等问题,导致点火能量不足,引发启动困难、怠速不稳、动力下降、油耗增加,甚至发动机缺火。
正确做法:按照厂家建议的周期更换火花塞,选用车辆规定型号的优质产品,确保点火系统正常工作。
雷区5:空气滤清器水洗复用或长期不换
错误做法:空气滤清器脏了后用水冲洗晾干继续使用,或长期不检查更换。
后果:水洗会破坏滤芯过滤结构,降低过滤效果;脏堵的空滤会导致发动机进气不畅,不仅影响动力、增加油耗,还可能让未过滤的灰尘进入发动机,造成内部严重磨损。
正确做法:定期检查空滤状态,根据脏污程度和行驶环境处理——可清洗型空滤需用专用方式清洁保养,不可清洗型则及时更换新件。
雷区6:传动系统保养不当
错误做法:链条松紧随意调整、想起才涂抹润滑油,或用机油等非专用油;忽视传动轴齿检查;不关注传动皮带老化情况。
后果:链条过松易抖动打齿,过紧会加速磨损、增加动力损耗,缺油或用错油会导致干磨生锈;传动轴齿缺油会加剧磨损;传动皮带老化龟裂可能突然断裂,引发行车危险。
正确做法:定期检查并调整链条松紧度,清洁后涂抹专用链条油;定期检查传动轴齿的润滑状态与磨损情况;查看传动皮带有无裂纹、老化,确保松紧度合适,出现问题及时更换。
雷区7:电瓶过度放电或长期不维护
错误做法:等到电瓶电量耗尽才充电,摩托车长期停放时不做电瓶保护。
后果:电瓶深度放电会大幅缩短使用寿命,长期亏电会导致极板硫化,最终无法修复,影响车辆启动。
正确做法:避免电瓶过度放电,日常留意电量状态;摩托车长期停放(超过一周)时,断开电瓶负极,或使用电瓶维护器补充电量,防止亏电损坏。
雷区8:忽视紧固件检查
错误做法:认为车上螺丝、螺母只要没掉就无需关注,平时不做紧固检查。
后果:座椅、脚踏、牌照、灯具等部件的紧固件松动,可能影响使用体验;后摇臂、发动机固定螺丝等关键部位松动,会引发安全隐患,甚至导致部件损坏。
正确做法:每次保养时,重点检查关键部位及易松动部件的紧固件,发现松动及时紧固,确保车辆结构稳定。
雷区9:小故障拖延不处理
错误做法:车辆出现异响、仪表报警、功能异常等小问题时,认为“不影响骑行”就放任不管。
后果:小故障往往是重大故障的前兆,拖延处理会让问题持续恶化,可能导致车辆抛锚,甚至引发骑行事故。
正确做法:细心观察车辆状态,任何异常现象都及时排查原因,做到防微杜渐,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故障。
结语
摩托车保养的核心在于“细致”与“规范”,避开这些常见雷区,严格按照车辆手册要求养护,才能让爱车保持良好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用心对待每一个保养细节,才能确保每一次骑行都安全可靠,让“铁马”长久陪伴你驰骋。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