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买破产车,车企哭晕在厕所,消费观悄悄变了
江先生今年28岁,上个月他开车从广东到浙江提了一辆哪吒L(图片|配置|询价),这车原本价格接近15万,他只用了7.77万就买到手,不是因为运气好,而是厂家倒闭了,官方直接降价6万多,地方还补贴1万多,他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人,22岁的关先生也买了一辆极越07,原价22万,他用15万买下来,广州有个二手车商陈老板,店里的高合Y从33万降到12万起步,一个月能卖出20台,大家都说,不倒闭还不一定买呢。
这些年轻人不是贪便宜才选这些车,他们看重的是配置,哪吒L带800V快充,高合Y有鸥翼门和CTB车身,极越07装了激光雷达,这些功能在同样价格的车里基本找不到,他们不觉得买这种破产品牌的车丢人,反而认为这是享受技术带来的好处,别人还在等大牌子的认可,他们已经直接算起用起来划不划算。

江先生仔细算过一笔账,这车只要开够十万公里就算回本,车子以后能卖多少钱他并不在意,他在乎的是现在用起来方便、顺手,这跟从前买车为了保值的心态完全不同,以前把车当成投资,现在只当它是代步工具,能正常跑就行,他试驾了好几回,一直没下决心买,直到听说厂家快撑不住了,才赶紧订了车,整个过程很干脆:喜欢这款车,价格也合适,知道可能有风险,但觉得自己能承受,就直接出手了。
现在的汽车市场情况有点奇怪,威马、高合、哪吒、极越这些品牌不是破产就是停摆,留下很多库存车和没交付的订单,4S店为了处理这些车,价格一直在往下降,而像零跑、小米、鸿蒙智行这类主流新势力推出的新车都定价在20万元以上,结果市面上20万以下的好电动车越来越少,年轻人想买一辆智能电动车又不想花太多钱,只好转向这些“烂尾车”,它们正好处在够用和买得起之间的位置。
售后问题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麻烦,第三方维修店开始接手这些车辆,有人找电池厂更换电芯,有人请电机师傅修理驱动系统,还有人自己刷写车机系统来避开断联风险,小红书上有人建群分享哪里能修、配件在哪买、OTA怎么破解,车主们自己形成了互助网络,你不用担心车子没人管,只要愿意动手,总能找到解决办法。

汽车行业的环境在变化,比亚迪、吉利和奇瑞这些大公司的新能源车卖得越来越好,比亚迪在10月份卖出44万辆,全年销量超过1400万,零跑、小米和鸿蒙智行也稳稳排进前十名,李柯提到未来可能有一百多家车企退出市场,何小鹏预测2025到2027年会是三年淘汰期,技术更新太快了,价格战打不下去,中小品牌撑不住就倒下了,但人们对智能电动车的需求没有减少,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来满足。
以前人们觉得品牌能带来安全感,现在品牌倒下反而变成机会,年轻人不再相信厂商讲的那些故事,他们更关注参数够不够好,价格合不合适,服务能不能到位,这种变化很有意思,不是因为他们没钱,是因为他们变得更清醒,他们不在乎面子,只在乎实际的东西,车对他们来说不是身份象征,只是代步工具,谁给实惠,谁就能赢。
我身边的朋友们也这样做,他们仔细盘算后才行动,购买破产车不是冒险行为,而是精明的选择,过去我们受制于品牌形象,现在反过来主动挑选品牌,这种消费观念的变化,或许比车辆本身更值得思考。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