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安徽奇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发布致歉声明。事情起因是12日的天门山景区极限挑战测试。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这是一辆黄色的奇瑞风云X3L(图片|配置|询价),在张家界天门山景区挑战999级“上天梯”,攀爬至半程时因轮胎打滑失控,向后倒退过程中撞上景区护栏,导致部分建筑设施受损。

声明称,11月12日12时,风云X3L在湖南张家界天门山景区进行的极限挑战测试项目中,因突发意外导致测试中断,并引发了广泛关注。在此,公司向天门山景区、游客、合作伙伴及所有关心此事的朋友们致以最诚挚的歉意。

经初步调查核实,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测试装置的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进而导致防护绳缠绕右侧车轮,动力输出受阻,车辆下滑撞击护栏,造成部分护栏受损。所幸本次意外未造成人员受伤以及自然环境的破坏。
声明称,这一结果,暴露了公司在策划和执行此次测试过程中,对潜在风险的预估不足,对细节的把控存在疏漏。特别是对选择在风景区公开场所开展测试引发的公众担忧,公司深刻反思。

对于此次测试造成的天门山场地损失,公司深表歉意,承诺将全力修复并承担赔偿责任,做好所有善后工作。
本次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大量讨论,占用宝贵的公共资源,对此公司深感不安与抱歉。再次感谢社会各界的监督与批评,公司将汲取教训,以更扎实、更稳健的步伐,持续向前。
公开资料显示,风云X3L搭载奇瑞最新“鲲鹏黄金增程CEM-S”动力系统,其智电四驱系统配合265mm宽胎,官方宣称具备100%爬坡能力。
只可惜,官方宣称的100%爬坡能力遭遇了现实的打脸。有业内专家指出,此次天门山测试暴露了国产车在“硬核越野”场景中的三大短板:一是极端坡度下的动力输出平顺性;二是多传感器融合的实时路况感知能力;三是人机共驾策略的边界定义。
据内部人士透露,奇瑞计划于11月25日重启天门山挑战,届时将针对首次测试中的问题推出三项改进:一是换装专为非铺装路面设计的AT胎;二是升级智电四驱系统的扭矩分配算法,提升后轮锁止响应速度;三是增加车身俯仰角实时监测功能,通过主动悬架调整保持重心稳定。
有网友质疑,为什么非要选择天门山进行极限测试?
天门山“上天梯”以150米垂直落差、平均45°坡度(局部超60°)及30厘米宽湿滑台阶闻名,曾被业界视为“量产车禁区”。2018年,华裔F1车手董荷斌驾驶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插电混动SUV成功登顶,成为首款完成挑战的量产车型。
此次奇瑞风云X3L的挑战,被外界解读为国产车向国际豪华品牌技术标杆发起冲击的信号。
奇瑞风云X3L挑战天门山99道弯“翻车”,随后官方一纸致歉声明,将这场原本旨在展现产品性能的“秀”,演变成了一个值得玩味的行业案例。失败后的坦诚,固然比沉默或狡辩更能赢得一丝好感,但复盘整个事件,其中暴露的问题远比“未能成功登顶”这一结果更值得深思。
首先,必须肯定官方迅速回应并致歉的勇气。在众目睽睽之下失败,坦诚面对而非回避,这体现了品牌对公众关注的尊重,也是一种基本的危机公关意识。声明中“对准备工作不足的反思”,至少展现了一种姿态上的担当。
然而,这份致歉也难以完全掩盖其背后的策划失当。天门山通天大道的险峻举世闻名,对其挑战本身就是一场极限测试。这意味着事前必须具备万全的技术准备、车辆调校和应急预案。官方声明将原因归结为“准备不足”,恰恰点出了问题的核心:一场以展示“技术实力”为目标的商业活动,却因最基础的“准备工作”而折戟,这本身就是对所宣称的技术实力的一种反讽。
此次事件也折射出部分车企在营销策划上的浮躁心态。在竞争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下,通过惊险、刺激的极限挑战来一鸣惊人,迅速博取流量和关注,成为一种捷径。但“捷径”往往伴随着更高的风险。当营销的野心超越了产品本身可靠的边界,或是策划的严谨性无法匹配活动的难度时,就极易“翻车”,将“实力秀场”变成“事故现场”。
一次挑战失败,并不足以全盘否定一款产品或一个品牌的技术积淀。但这次事件无疑是一记警钟:对于车企而言,营销的“险招”必须建立在产品的“险实”之上。 公众乐见中国品牌的进取与突破,但更欣赏的是稳健、可靠与诚信。
希望奇瑞的这份致歉,不仅仅是危机公关的终点,更能成为其内部反思、夯实内功的起点。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扎实的研发、严谨的测试与真诚的沟通中,远比任何一场华而不实的“极限表演”更能赢得市场的长久尊重。
意犹未尽
也有网友认为,即便挑战成功意义也不大,比如此前成功登顶的路虎揽胜运动版P400e插电混动SUV,在国内的销量怎一个惨字了得。挑战失败了,那损失的不仅是厂家的颜面,还有此前精心设计的营销话术,以及消费者的信任。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