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越野ELMT Max解析:中式科技美学下的越野新想象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3 03:56:00 阅读量:0

在汽车设计不断迭代、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北汽越野带来的未来原型车ELMT Max无疑成为行业焦点。本届广州车展期间,我们对话设计负责人罗伟基,深入探寻这款原型车背后的设计巧思、品牌愿景与行业趋势。

作为北京越野家族的前瞻之作,ELMT Max的亮相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BJ40探险家同台展示,既延续了品牌经典设计基因,又传递着对未来越野车型的探索。经典的无孔中网设计是北汽越野的标志性元素,在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设计师并未摒弃这一传承,而是将燃油时代的物理孔洞替换为大尺寸液晶屏,既保留了“两个模组加两侧位置灯”的布局逻辑,又通过可切换的圆形、方形灯语区分产品系列,实现了传统与创新的巧妙平衡。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其“外骨骼”设计,一体成型的框架式车身延伸至车顶行李架,不仅构建出强壮的视觉观感,内部细节更被雕琢得如同艺术品,兼顾实用与美学。而“中式科技美学”的融入,让这款车更具独特气质:融合美式车型的大气与欧式车型的紧凑高效,以对称之美彰显文化精髓,再加上不易打滑的按键材质、灵活多变的储物空间,以及可放平成床的座椅、可拆卸侧门等设计,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互息一体”的核心理念。与西方赛博朋克风格相比,这种注重细节雕琢与文化内涵的设计,正是中式设计的独特魅力所在。

北汽越野ELMT Max解析:中式科技美学下的越野新想象-1

在设计工具的革新上,AI技术已成为北汽越野设计团队的得力助手。罗伟基介绍,AI主要应用于前期草图创意构思与验证,以及AR场景下的模型渲染和视觉呈现,既提升了设计效率,又为创意落地提供了更多可能。而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设计早已成为品牌差异化的核心。北汽越野通过不断优化设计语言、打磨匠心细节,在同质化市场中树立独特标签,这也是ELMT Max作为设计风向标存在的意义,将车上的创新设计点逐步下放至量产车型,为消费者带来更具个性的产品。

电动化时代的到来,也让车型开发节奏迎来变革。不同于燃油车时代漫长的迭代周期,北汽越野正采用并行开发模式,让概念车与量产车推进更同步,未来产品落地速度将大幅提升。不过,这款原型车的最终定位仍在讨论中,既可能纳入现有BJ系列,也有望成为全新系列的开端,为品牌拓展更多市场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北汽越野还发起了ELMT Max中文名征集活动,旨在寻找一个贴合“本源、元素”核心设计理念且富有意境的名称。目前,“元峰”“巡野”“初界”“北极光”“北境”“空”等创意名称纷纷涌现,每个名称都承载着对这款车的独特理解。此次活动将持续至明年3月20日,最终获胜者可获得BJ40探险家一年使用权,既增强了用户互动,也让车型在量产前就积累了足够的市场关注度。

对于设计团队而言,高强度的工作虽能激发创意,但如何将概念设计转化为量产车型仍是核心挑战。罗伟基表示,团队通过与行业设计师头脑风暴、合理规划工作节奏等方式保持创意活力,而这款原型车的推出,正是团队探索未来量产方向的重要实践。在AI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设计原创性并未受到冲击,反而因工具的革新有了更多表达可能,真正的核心仍在于品牌独特的设计语言与文化内核。

从经典传承到创新突破,从技术赋能到用户共创,ELMT Max不仅是北汽越野的一款未来原型车,更是品牌探索中式越野设计、适应行业变革的缩影。随着中文名的最终确定与量产进程的推进,这款凝聚了设计匠心与用户期待的车型,有望在越野市场掀起新的浪潮。而北汽越野所坚持的硬派风格、可玩性与拓展性,以及对中式科技美学的深耕,也将为中国品牌在越野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启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