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荷兰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全球车企松口气!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5 12:20:21 阅读量:0

2025 年 11 月 7 日,全球半导体产业迎来重磅转折:荷兰政府正式宣布搁置管制令,将向中国股东闻泰科技归还安世半导体完整控制权。这场持续两月的跨国博弈落幕,不仅让停滞的汽车芯片供应链重启,更揭开了全球化时代产业链博弈的深层逻辑。

一纸冷战法令,引爆全球芯片危机

这场风波始于美国的 “技术围堵”。2025 年 9 月,美国出台 “50% 穿透规则”,将管制范围延伸至中资控股企业;次日,荷兰便援引 1952 年冷战时期《物资供应法》,冻结安世全球 30 个实体资产,暂停中方 CEO 张学政职务,将股权交由第三方托管。

反转!荷兰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全球车企松口气!-1

此举瞬间引发连锁反应。安世作为车规级芯片巨头,其小型号二极管全球市占率第一,车规级 MOSFET 市占率达 40%,是大众、特斯拉等车企核心部件的 “必需品”。荷兰断供晶圆、中国实施出口管制的双向对峙下,大众德国工厂停产、本田墨西哥工厂停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警告:若危机持续,损失将超 100 亿欧元。

反转!荷兰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全球车企松口气!-2

中国产业链韧性,成为破局关键

荷兰的战略误判,在于忽视了 “欧洲设计 + 中国制造” 的深度绑定。安世 70% 的封装测试产能集中在东莞工厂,掌握着最终成品的核心工艺 —— 失去中国产能,欧洲设计的芯片无法落地。

反转!荷兰归还安世半导体控制权,全球车企松口气!-3

面对困局,中方反击精准有力:东莞工厂宣布独立运营并改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同步对光刻机核心稀土材料实施出口管制,直击荷兰 ASML 产能软肋。更关键的是,全球客户用订单投票,德国博世、采埃孚等巨头纷纷绕过荷兰申请出口豁免,凸显中国产能的不可替代性。

博弈落幕背后,是商业理性战胜地缘政治

荷兰的妥协源于多重压力:美国暂停 “穿透规则” 使其失去行动依据,德国车企 200 亿欧元赔偿风险施压欧盟,而中方释放的豁免信号更提供了台阶。11 月 7 日,安世东莞工厂已恢复发货,首批 50 万颗芯片送达博世匈牙利分销中心,本田加拿大工厂逐步复产。

这场博弈留下深刻启示:安世从 2019 年被中资收购时的 “欧洲弃子”,成长为 2024 年营收 147 亿元的核心资产,证明中资整合全球技术的价值;而供应链 “一损俱损” 的现实,则警示地缘政治干预终将反噬自身。

随着张学政复职、股权解冻进入倒计时,全球产业链正逐步回归正轨。但这场风波已敲响警钟:在芯片这类关键领域,“脱钩断链” 没有赢家,唯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