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起亚,销量腰斩,战略困局难解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6 22:51:52 阅读量:0

过去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相当受欢迎,2013年现代和起亚一共卖出超过一百万辆汽车,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接近9%,而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2024年全年两家加起来只卖了32万辆车,这个数字还不到比亚迪一个月卖出的数量,北京现代的经销商门店也从原来的700多家减少到200家左右,有些地区只剩下三四家店面,靠维修服务勉强维持经营,工厂也几乎都关了,只有顺义那座工厂还在继续运营,但产品种类缩减到只有十款车型,而且基本都是些技术已经落后的燃油车。

捷尼赛思想做高端品牌,结果没成功,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后,三年里每辆车平均要花71万元做营销,这笔钱比车价还要高,韩国总部发现情况不对,就在2023年底派审计组来查账,发现公司里没有一个员工买过自家的车,在北京最热闹的商业区,只有一家进口现代门店,里面摆着三款二十多万元的车,根本没人去看,这说明不是定位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没弄明白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车。

在新能源领域,韩系车明显落后了,2024年中国市场卖出的新车里,有一半都是电动车或混动车,而现代汽车目前在售的车型全是燃油车,它唯一一款纯电车“羿欧”去年10月才上市,消费者对它还不熟悉,价格方面也没有优势,不能享受新能源车的免税政策,智能驾驶功能只在顶配车型上才有,国产车十几万的产品就标配L2级辅助驾驶了,配置上也显得小气,低配版本连座椅加热都不给,高配价格又比蔚来、吉利这些国产品牌贵,难怪消费者不太愿意选择它。

最大的问题是决策权不在中国团队手里,韩国总部把中国市场看作可有可无的选择,研发、定价和产品更新都由首尔决定,丰田和日产已经让中国团队主导开发,例如日产的铂智3X就是在中国设计的,韩系品牌还在坚持全球统一的产品策略,车型几年不更新,智能化和电动化推进速度明显偏慢,其他车企每个月推出两三款新车,它连改款也一直拖延。

现代起亚,销量腰斩,战略困局难解-1

最近有个新动向,现代中国公司在2025年11月把注册资本从2.43亿增加到2.7亿,还把“新能源和智能驾驶研究”加进经营范围里,看起来是想打个翻身仗,可实际效果却不太明显,“羿欧”这款车一天才卖出去一辆,在整个展厅销量中占比连百分之三都不到,销售员嘴上说得挺有信心,但顾客根本不愿意买单,消费者想要的不是那种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韩系车,而是真正贴合中国市场需求的车型,这需要的不仅是资金投入,更是整个体系的重建。

许多韩系车主都表达过失望,他们其实对品牌有感情,但感觉韩系车越来越偏离他们的需求,以前车子性价比高、耐用实在,现在连基本配置都减少了,价格反而上去了,新能源车型推出得晚,智能功能也跟不上节奏,服务网点还在收缩,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销量问题,而是品牌和用户之间的连接断了,韩国总部如果还是用老办法应对中国市场,未来的局面可能会更困难。

有人问我韩系车还有没有希望,我说这要看它能不能真正重视中国市场,不是简单投钱或者挂个牌子就行,而是要从根本上理解中国消费者的需求,给本地团队实际权力,让产品更贴近本地市场,现在这些增资更像临时补救措施,而不是系统性改革,如果只做表面文章,就算再投入十个亿也没用,市场不会等待它慢慢调整,尤其是在电动车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