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2368万起2026款上汽大众途观L PRO购车手册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8 21:19:50 阅读量:0

价格坚守23.68万起,配置有增有减,2026款途观L PRO如何选择才不后悔?2026款上汽大众途观L PRO已于近期正式上市,共推出3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保持不变,仍为23.68-26.68万元。作为年度改款车型,新车主要对配置分布进行了优化调整,取消了部分车款,使产品线更加清晰简洁。途观L PRO在中型SUV市场中定位介于国产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与豪华品牌入门级SUV之间,主要竞品包括丰田汉兰达、本田冠道、别克昂科威等车型。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德系工艺品质、宽敞的车内空间以及成熟稳定的动力总成。

此次改款,大众采取了配置优化策略,在保持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对各个车款的配置进行了重新分配,有些配置被取消,有些则得到增加,需要消费者仔细甄别。2026款途观L PRO延续了双前脸设计策略,提供标准版(智行版)和R-Line版两种不同风格。

标准版前脸采用横向镀铬格栅设计,显得稳重大气;R-Leline版本则使用大面积黑色网状格栅,配合更加运动的前包围,凸显运动感。

售2368万起2026款上汽大众途观L PRO购车手册-1

R-Line车型配备专属运动套件,车身多处增加R标识,包括前格栅、车侧和车尾,强化了运动感和辨识度。全系标配全LED矩阵式大灯组,支持自动开启、自适应远近光调节和转向辅助功能。"鹰翼"贯穿式灯带连接两侧大灯,发光的LOGO设计提升了夜间视觉效果和品牌识别度。

侧面线条简洁流畅,腰线从前翼子板一直延伸至尾灯,使车身显得更加修长。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35×1859(1842)×1682毫米,轴距为2791毫米,与老款保持一致。R-Line版本因套件原因宽度略有增加。

车尾采用贯穿式LED尾灯设计,内部光源结构精致,点亮后辨识度高。后包围根据不同版本有所区别:R-Line版本采用更加运动化的扩散器设计,并配有双边共四出排气装饰;普通版则采用更加简洁的设计语言。

车色选择方面,新车取消了辉光粉选装色,增加了镭射白车漆选项。目前提供6种标准颜色:铂金白、珠光银、星际蓝、深黑、反射银和新增的镭射白。R-Line版本还可专属选择炽炎红车漆。

轮毂配置方面,入门版配备18英寸铝合金轮毂,中配车型升级为19英寸,顶配车型则可选装20英寸大尺寸轮毂。轮毂样式也有多种选择,从简约五幅到复杂双色切割造型,满足不同审美需求。

座舱布局延续了现款设计,主打数字化和科技感。中控台采用了10.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与15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的组合,向驾驶员侧倾斜,便于操作。换挡机构为怀挡式设计,节省了中控区域空间,此处改为储物格和杯架。

内饰材质方面,中控台上部使用软质材料包裹,缝线处理精细。R-Line版本额外增加了碳纤维纹路装饰板和金属踏板,提升运动氛围。全系标配三区自动空调,后排可独立调节温度和风量。

座椅配置是本次改款调整较大的部分。入门版车型配备皮质/织物混搭座椅,主驾驶座支持8向电动调节;中配车型升级为全皮质座椅,主副驾驶均支持10向电动调节(老款为12向);顶配车型则配备高级打孔真皮座椅,支持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副驾座椅调节功能有所缩减:从老款的12向电动调节调整为10向,取消了腰托4向调节功能,这可能影响长途乘坐的舒适性。

除入门版车型外,其他款型均可选装11.6英寸副驾娱乐屏,支持独立连接蓝牙耳机,不影响驾驶员使用主系统。车机搭载大众最新MOS智慧车联系统,支持无线Apple CarPlay、百度CarLife以及原生导航和娱乐应用。

2026款取消了C-V2X车联网功能,但增加了远程控制功能,可通过手机APP远程查看车辆状态、控制空调开关、车窗升降等。全系标配30色氛围灯和前排40W无线充电,并可选装数字钥匙。

车内空间尺寸未作改变,前排头部空间约1000mm,后排腿部空间达到900mm,在中型SUV中表现优秀。后备箱标准容积为495升,后排座椅支持4/2/4比例放倒,最大可扩展至1780升,满足家庭出行需求。

车内储物空间设计合理,门板储物格可容纳1.5升水瓶,中控台下方的悬浮式设计创造了额外储物空间,还配有Type-C和12V电源接口。

2026款途观L PRO在动力方面全系搭载第三代EA888 2.0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62千瓦(220马力),峰值扭矩达到350牛·米。该发动机采用缸内直喷和进气歧管双喷射系统,兼顾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发动机在1500-4400rpm范围内均可输出最大扭矩,低扭表现优秀,适合城市驾驶。官方公布的0-100km/h加速时间为7.5秒(两驱版)和7.9秒(四驱版),最高车速为215km/h。

传动系统匹配的是DQ381 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该变速箱经过多年市场验证,换挡速度快且可靠性高。提供D/S/M多种挡位模式,以及经济、舒适、运动、个性化等多种驾驶模式选择。

驱动形式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四驱系统仅在顶配车型(380TSI四驱R-Line智尊版)中提供,其他两款为前驱设计。四驱系统为大众4MOTION智能四驱,正常情况下以前驱为主,需要时可将最多50%扭矩分配至后轮。

底盘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布局,调校偏向舒适性,对路面细小震动过滤充分。R-Line版本悬挂高度降低15mm,并进行了运动化调校,提供更加稳健的过弯表现。

转向系统为电动助力转向,支持随速调节,低速轻盈、高速沉稳。全系标配驾驶模式选择,可对转向力度、变速箱逻辑和油门响应进行综合调节。

该发动机需使用95号汽油,WLTC综合油耗为7.5-7.8L/100km(两驱版)和8.0L/100km(四驱版)。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71-178g/km,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

智行版(入门版,23.68万元)

核心配置:18英寸铝合金轮毂、10.3英寸全液晶仪表、15英寸中控触摸屏、皮质/织物混搭座椅、主驾驶8向电动调节、三区自动空调、LED矩阵大灯、前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一键启动。

配置调整情况:

取消了平视显示系统选装资格、行车记录仪、AR实景导航、C-V2X车联网和车内安全感知摄像头。副驾座椅电动调节由老款的12向调整为10向。增加了远程控制功能,全系标配30色氛围灯和前排40W无线充电,并可选装数字钥匙。

R-Line智领版(中配,24.68万元)

增加配置:R-Line运动外观套件、19英寸铝合金轮毂、全皮质座椅、主副驾驶10向电动调节、前排座椅加热、车内氛围灯升级版、外后视镜记忆功能、自动防眩目内后视镜。

配置调整情况:

将1080P高清行车记录仪、AR实景导航从标配改为选装。取消了酷黑运动套件选装项目。副驾座椅同样从12向电动调节调整为10向。增加了人脸识别、前排座椅通风和10点式按摩功能,这是本次升级的亮点。

R-Line智尊版(顶配,26.68万元)

独家配置:20英寸铝合金轮毂(选装)、4MOTION四驱系统、增强驾驶辅助系统、360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入位、哈曼卡顿高级音响系统、方向盘加热、后排座椅加热、大灯随动转向。

配置调整情况:

增加了增强驾驶辅助系统,支持高速与快速路领航辅助,包括自主上下匝道、大曲率弯道通行、自动导航变道、推荐变道超车等功能。同时增加人脸识别功能,可通过面部识别自动调整座椅位置、空调偏好等个性化设置。

全系标配的驾驶辅助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带跟停功能)、前方辅助系统(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盲点监测、后方交通警示等。这些功能构成了L2级自动驾驶的基础,能够有效降低长途驾驶疲劳和提高安全性。

增强驾驶辅助系统(顶配专属)

这是2026款顶配车型的最大升级亮点,系统包括:高速公路辅助:在高速公路上可实现自动控制车速、保持车距和车道居中、自动变道辅助:在驾驶员确认后,系统可自动完成变道超车、导航引导变道:根据导航路线,提前建议并执行车道变更、入口和出口辅助:自动引导车辆进出匝道、预测性自适应巡航:基于导航数据预测弯道、环岛和限速变化

该系统使用多个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包括1个前视摄像头、4个环视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3个毫米波雷达,实现全方位环境感知。

各版本推荐指数

智行版(23.68万元)推荐指数:★★★☆☆

适合预算有限、注重核心驾驶体验的用户。虽然减少了一些科技配置,但核心动力系统与高配一致,性价比相对较高。适合那些对智能驾驶辅助需求不高,更看重车辆基础性能和空间的消费者。

R-Line智领版(24.68万元)推荐指数:★★☆☆☆

比入门版贵了1万元,增加的主要是R-Line外观套件、19英寸轮毂和座椅通风按摩功能。但行车记录仪和AR导航从标配变为选装,性价比相对一般。

适合人群:对运动外观有特别偏好,且重视座椅舒适性的消费者。但如果对智能驾驶有需求,建议直接考虑顶配版本。

R-Line智尊版(26.68万元)推荐指数:★★★★☆

虽然价格最高,但增加了增强驾驶辅助系统和四驱系统,智能化配置最为丰富。适合经常长途驾驶、追求智能科技体验且预算充足的消费者。

核心价值:高速辅助驾驶能显著降低长途出行疲劳,四驱系统提升复杂路况通过性和行驶稳定性。这是2026款升级的重点体现,也是最具技术含量的选择。

总结与最终建议

2026款途观L PRO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对配置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有增有减。从产品力来看,它依然是一款综合实力均衡的中型SUV,特别是在空间、动力和科技配置方面保持了竞争力。

如果您看重智能驾驶辅助和四驱系统,顶配版本值得考虑;如果更注重经济实用,入门版可能更适合。中配版本除非您对R-Line外观套件和座椅通风有特别需求,否则性价比相对一般。

建议您根据自身需求和预算,到4S店实际体验后再做决定,特别是感受一下调整后的座椅舒适度和智能系统操作流畅度,这将有助于您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同时,也不要忽视终端优惠和金融政策等实际购车因素,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