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行业真要变天!多国发最后通牒,买车卖车都得慌?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23 20:25:51 阅读量:0

“上周还说能享7500美元补贴,这周提车就没了,美国车企这是玩我呢?”加州的留学生小周拿着订车合同欲哭无泪。更让他糟心的是,销售还说10月后电动车租金要涨,Model Y月租从529美元飙到599美元,相当于每月多掏一顿大餐钱。

不止美国,最近全球电动车行业都在“抖”:欧洲车企集体呼吁推迟2035年禁售燃油车,中国两轮换电市场从“千亿蓝海”变“淘汰赛场”,连增程车都卖不动了。有人说这是“行业大洗牌”,有人担心“买了电动车砸手里”。今天就把这事扒透——为啥多国突然对电动车“变脸”?现在买电动车会不会亏?车企们又在偷偷搞什么新动作?全是你关心的干货,看完别再跟风踩坑!

一、美国7500美元补贴没了!10月电动车销量跌穿地板

“福特电动车销量跌25%,起亚直接腰斩!”11月初美国车企的销量报告一出来,整个行业都炸了。要知道9月底前,美国消费者还在疯抢电动车,就为赶在联邦补贴到期前薅最后一波羊毛,第三季度电动车销量直接创下43.8万辆的纪录,结果10月就“断崖式下跌”,像坐了趟过山车。

电动车行业真要变天!多国发最后通牒,买车卖车都得慌?-1

最惨的是起亚和现代,主力电动车销量同比跌了52%-71%,现代Ioniq 5更夸张,环比暴跌80%。有经销商跟我吐槽:“9月店里每天能卖10辆电动车,10月顶多卖2辆,连试驾的人都少了。”福特CEO吉姆·法利更直白,说要是电动车市场份额从9月的10%-12%跌到5%,他都“不惊讶”。

为啥会这样?核心就是特朗普政府7月签的“大而美”法案——9月30日起彻底取消电动车联邦税收抵免,连监管积分都给废了(之前没达标要罚款,现在罚款0美元)。这相当于断了车企和消费者的“钱袋子”:消费者少了7500美元优惠,买车成本直接涨一截;车企没了补贴托底,只能靠自己扛成本,特斯拉都坦言“未来几个季度会很难”。

更坑的是租赁市场,补贴一没,车企直接涨租金。特斯拉Model Y月租涨了70美元,福特、通用也跟着涨,唯独售价不变。有租车平台员工跟我透底:“这是怕降价影响品牌,又想补补贴的窟窿,只能从租金里抠。”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不管买还是租,都得多花钱,谁还愿意当“冤大头”?

这里要给打算去美国买电动车的人提个醒:现在别着急下手,不少车企在搞“厂家兜底补贴”,比如理想美国分公司承诺12月31日前订车,补1.5万美元,比原来的联邦补贴还多,等一等说不定能捡漏。

二、欧洲车企集体“反水”!2035年禁售燃油车要黄?

这边美国补贴刚停,欧洲车企又开始“闹脾气”。慕尼黑车展上,奔驰、宝马、大众高管们异口同声:“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不现实!”连德国总理默茨都帮腔,说“别用政治逼死产业”,场面一度很尴尬。

这可不是车企“耍大牌”,而是真扛不住了。2023年底德国取消电动车补贴后,2024年纯电销量直接跌了27.4%,8月单月更暴跌69%,创近年最差纪录;宝马、奔驰去年利润跌得底朝天,德国汽车行业一年少了5.15万个岗位,相当于每天少140个工作机会。

更要命的是“电池卡脖子”。欧洲想搞自己的电池产业,瑞典北方伏特曾被寄予厚望,宝马、大众都投了钱,结果2024年底还是破产了。现在欧洲电动车电池70%靠从亚洲进口,奔驰CEO康林松急得直喊:“再逼我们禁售燃油车,就得彻底依赖中国电池!”

但欧盟也没松口,冯德莱恩明确说2035年目标不动摇,只是把碳排放考核推迟到2027年,给车企留了点缓冲。这就有意思了——车企怕没活路,欧盟怕丢了“气候领导力”,两边僵着,最慌的是消费者:现在买燃油车,怕2035年被淘汰;买电动车,又怕补贴没了、电池坏了没人修。

给欧洲消费者支个招:如果住充电方便的大城市,选纯电车没问题,毕竟电池技术在进步,800V架构车越来越多,充电速度快了不少;如果住郊区、充电难,不如选增程或混动,比如起亚EV4、大众ID.7混动版,既能加油又能充电,不怕政策变来变去。

三、中国两轮换电凉了!2000家企业只剩300家,千亿蓝海变死海

“2021年还说换电是千亿蓝海,现在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前某换电创业公司员工小林,最近刚找了新工作。他说2021年行业最火的时候,光北京朝阳区一个地铁站就有4个品牌的换电柜,现在只剩2个,还经常没人用。

数据更扎心:2021年两轮换电企业有2000多家,APP上百个,到2024年能看出运营痕迹的只剩300家,活跃APP不到30个。滴滴青桔、哈喽换电这些曾经的大牌,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默默关了服务器。就连行业老大铁塔能源,营收增速也从239.6%跌到44.8%,毛利率砍了近一半。

为啥会凉?核心是“需求撑不起野心”。换电本来是为外卖骑手设计的,他们每天跑200公里,换电比充电快,愿意花300元月租。但普通消费者根本不买账——家里能充电,没必要花这钱;而且不同品牌电池不通用,换个电池还得换套餐,太麻烦。有调研显示,普通用户对换电的接受度不到10%,全靠骑手撑着,市场天花板太低。

还有“重资产陷阱”。一个换电柜成本好几万,铺100个就得几百万,还得租场地、雇人维护。小林说他们公司2022年烧了8000万,最后连投资都找不到,只能倒闭。现在活下来的企业,要么靠母公司输血(比如铁塔能源靠中国铁塔),要么只做骑手生意,想赚普通用户的钱,难如登天。

如果是外卖骑手,选换电没问题,毕竟能省时间多送单,但尽量选铁塔、这锂换电这些头部品牌,小品牌说不定哪天就跑路了;如果是普通用户,别跟风买换电套餐,家里装个充电桩最划算,晚上谷电充电,一度电才5毛钱,比换电便宜一半。

四、增程车卖不动了!大电池竞赛玩脱,比纯电车还贵

“以前增程车靠‘可油可电’卖爆,现在连理想都得靠降价走量。”深圳4S店销售小王最近很愁,9月店里增程车只卖了15辆,比去年少了一半。乘联会数据更直观:9月增程车批发销量12.9万辆,同比增速8.7%,连纯电车的零头都不到(纯电同比增32.4%)。

增程车为啥不香了?首先是“纯电太卷”。电池成本从60万元/吨跌到7万元/吨,纯电车价格跟着降,30万就能买高端大三排纯电SUV,比增程车还便宜;800V架构下沉到20万市场,充电10分钟能跑200公里,补能焦虑少了很多,谁还需要“加油备份”?

更尴尬的是增程车自己玩脱了,陷入“大电池竞赛”。以前增程车电池30多度,纯电续航100多公里,现在为了跟纯电抢市场,电池越做越大:零跑D19装80度电池,纯电续航500公里;小鹏X9增程版装63.3度电池,续航452公里。电池大了,成本也涨了,有的增程车比同配置纯电车还贵,消费者直呼“看不懂”。

有消费者跟我算过一笔账:某增程SUV卖32万,同品牌纯电版才30万,纯电续航还多50公里,加个油桶反而贵2万,这不是“智商税”吗?连零跑高管都坦言,现在做增程车,就是怕纯电覆盖不了所有场景,只能“大电池+小油箱”两边讨好,结果两边都不讨喜。

如果经常跑长途、充电不方便,选增程车没问题,比如理想L9、问界M9,纯电续航够通勤,加油能跑长途;如果主要在市区开,家里能充电,果断选纯电车,不仅便宜,驾驶体验还更好,别被“可油可电”的噱头忽悠了。

五、电动车行业变天!3类人现在别买车,2类人可以抄底

“现在到底能不能买电动车?”后台天天有人问。其实不用慌,3类人现在最好别买,2类人反而可以抄底,对号入座就行。

1. 这3类人别冲动,越等越划算

第一类:在美国想拿补贴的人。联邦补贴刚停,车企还在调整价格,比如福特、通用部分车型还没出“厂家兜底政策”,现在买可能多花1-2万美元,等12月车企冲销量,说不定会有更大优惠。

第二类:在欧洲纠结燃油车还是电动车的人。2035年禁售政策没松,但车企在推“过渡车型”,比如奔驰GLE混动版、宝马X5(图片|配置|询价)增程版,明年会有更多新车上市,现在买旧款容易亏。

第三类:中国想体验换电的普通用户。两轮换电市场还在洗牌,四轮换电只有蔚来在做,换电站少、电池贵,不如等换电标准统一了再买,现在买就是当“小白鼠”。

2. 这2类人可以抄底,早买早享受

第一类:中国充电方便的城市用户。纯电车价格跌到历史低位,20万就能买800V快充+长续航车型,比如比亚迪海豹07、小鹏G6,再加上地方补贴(比如上海补1万、深圳补1.5万),性价比拉满,现在买比明年还划算。

第二类:欧洲住郊区的用户。增程和混动车型现在有优惠,比如起亚EV4增程版直降2万欧元,大众途观混动版免购置税,既能加油又能充电,不怕政策变,还能省不少钱。

不过要提醒大家,买电动车一定要看“三电质保”,优先选电池终身质保的品牌(比如比亚迪、蔚来),避免后期换电池花大价钱;另外,尽量选销量高的车型,比如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海豚,配件多、维修方便,别买小众车型,说不定哪天车企就倒闭了。

结尾:电动车行业变天,是危机还是转机?

这次全球电动车行业“变天”,看似是政策退坡、销量下滑的危机,其实也是“挤泡沫”的转机——骗补的企业被淘汰,盲目跟风的消费者变理性,车企终于开始聚焦技术和用户需求,而不是靠补贴“躺平”。

但我也希望政策能更“人性化”:别突然取消补贴,给消费者和车企留缓冲;别一刀切禁售燃油车,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场景制定政策。毕竟电动车行业的终极目标,是让消费者有更多选择,而不是被政策“逼着买”。

最后想跟大家聊聊:你最近考虑买电动车吗?是担心补贴没了,还是怕充电不方便?或者你觉得增程车会被纯电取代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避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车!

本文仅供读者参考,具体电动车政策、价格、质保服务等,以各国政府部门、车企官方发布的通知为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