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分步收购零跑并将成第一大股东的传闻,被零跑官方明确否认,这已是今年第二次类似传闻被辟谣。一边是 “11 月 17 日官宣” 的具体爆料,一边是车企直接否认,网友调侃 “这届收购传闻比双方合作进展还着急”,而传闻反复的核心,其实是双方真实存在的合作基础让市场充满想象。
一、传闻反复发酵:从 “入股 10%” 到 “控股收购”两次传闻的细节和回应态度,藏着市场情绪的变化:

之所以收购传闻反复出现,关键是一汽与零跑的合作早已落地,而非空穴来风:
3 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明确两大方向:联合开发新能源车型、探讨深化资本合作可行性,为资本层面的猜测埋下伏笔。技术合作已产生实质收益,零跑中标红旗 G117 车型联合开发项目,中期财报显示从一汽获得 2 亿元研发收入,合作车型计划明年通过一汽海外渠道上市。双方早有合作渊源,2020 年就曾签署零部件研发与车型开发协议,2025 年合作升级后,技术协同的深度让市场自然联想到资本绑定。三、合作本质:互补需求明确,但 “收购”≠“资本合作”一汽与零跑的合作逻辑清晰,却不等于 “控股收购”:
一汽的核心诉求是补新能源短板,2024 年新能源销量占比仅 10.6%,自研技术储备不足,而零跑的全域自研技术(三电、智驾)和成本控制能力,正是其急需的资源。零跑则需要资金和渠道支持,尽管已实现盈利,但新势力普遍面临的供应链波动、海外拓展等压力,能通过一汽的国企资源得到缓解。双方提到的 “资本合作”,更可能是战略入股而非控股收购 —— 零跑现有大股东 Stellantis 集团持股 21.26%,一汽若要成为第一大股东需大幅增持,操作难度和博弈空间极大。四、幽默真相:市场急着 “拉郎配”,车企忙着 “做实事”这波传闻的搞笑之处,在于市场比车企更急于 “促成” 合作:
网友调侃 “传闻都替双方想好官宣时间了,车企却还在否认”,侧面反映出行业对 “国企 + 新势力” 融合模式的期待。一汽此前多次与新势力合作未果,零跑是其目前合作最深入、成效最明显的伙伴,市场自然想 “快进” 到资本层面。但收购≠合作,零跑需要保持自主研发和市场决策灵活性,一汽更需要技术补短板而非全盘掌控,“战略协同” 比 “控股管理” 更符合双方利益。零跑的再次否认,明确了 “合作是真、控股是假” 的核心结论。一汽与零跑的结合,本质是传统车企补技术、新势力获资源的双赢模式,而资本合作可能是后续方向,但绝非当前的 “控股收购”。随着合作车型落地和技术协同加深,双方的资本绑定或许会水到渠成,但在此之前,传闻终究只是市场的过度解读。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