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包分析‘新能源配件供给:机遇与挑战并存 产业链加速补位破局′
作者:樱桃汽车网 发布时间:2025-11-19 00:34:07 阅读量:0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5000万辆大关,2025年超350万辆车辆陆续“脱保”,千亿级售后维保市场加速爆发。然而,配件供给是否能跟上市场需求节奏,成为影响消费者用车体验的关键命题。当前,新能源汽车配件市场呈现“核心部件垄断、通用配件繁荣、政策引导破局”的多元格局,产业链正通过技术开放、产能扩张、网络完善等举措破解供需矛盾。

配件供给的结构性差异尤为显著。核心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因技术封闭性,仍主要依赖主机厂自营或授权供应体系,第三方市场难以获取标准化配件,导致4S店换电池差价最高近万元,高压检修排队周期常达数周。反观底盘件、胎压传感器等通用配件,已形成成熟的市场化供给格局,其中胎压传感器凭借SKU少、投入成本低的优势,成为汽配店争抢的增量蓝海。在出口市场,车规级芯片模组、智能驾驶传感器等高端配件需求旺盛,2024年充电桩配件出口额已突破80亿美元,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供给端的痛点与市场潜力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我国燃油车维修企业超40万家,而新能源汽车维修企业仅2万-3万家,专业配件供应网络覆盖不足。同时,三电系统缺乏统一检测评估标准,配件价格由品牌方主导,叠加部分车企“非官方维保即拒保”的条款限制,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配件选择困境。但巨大的市场空间正吸引资本与企业入局,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国产化率已达95%,核心零部件实现全链条自主供应,为配件本土化提供了标杆范本。各地产业对接活动也持续升温,2025十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交易会等平台,正加速供应链资源整合,助力配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引导与产业创新正在破解行业瓶颈。2025年1月,四部门联合出台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开放技术,支持“三电系统”配件向社会销售,打破主机厂对核心配件的垄断壁垒。在技术层面,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不断涌现,通过整合全生命周期数据,为配件适配与维修提供技术支撑;部分企业则聚焦细分领域,推动TPE部件等专用材料产能扩张,响应政策利好下的市场需求增长。人才培养也同步推进,针对新能源配件安装、检测的专项培训体系逐步完善,缓解当前超80%的专业技工缺口压力。

豆包分析‘新能源配件供给:机遇与挑战并存 产业链加速补位破局′-1

行业专家指出,新能源汽车配件供给体系的成熟,需要主机厂、配件企业、维修终端的协同发力。未来,随着技术标准的统一、数据共享机制的建立以及第三方配件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核心配件价格将逐步亲民,供应效率持续提升。从“售后追着销量跑”到“配件领着市场走”,新能源汽车配件产业链正经历从补位到引领的转型,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筑牢供给根基。

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