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巨头京东突然杀入汽车赛道!11月9日即将发布首款联合打造的10-12万级换电车型,以“不造车却卖车”的颠覆模式,直击新能源市场痛点。当零售巨头联手宁德时代、广汽集团,这场跨界合作会否重塑行业规则?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事件核心:三方联手打造“双11特供车”
10月15日,据澎湃新闻从知情人士处获知,京东汽车与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广汽集团共同研发的新车已进入发布倒计时。该车定位亲民市场,预估定价10万-12万元,计划在京东双十一期间独家首发,并可能采用宁德时代最新“巧克力换电”技术,车型归属广汽埃安系列。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官方微博近日发布的“11月9日将发布新车”预告,引发全网对互联网企业造车的猜测。对此京东向红星资本局明确回应:此次合作中,京东主要承担用户需求洞察与独家销售渠道角色,不直接参与车辆制造。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背景深挖:为何此时跨界出击?

1. 换电模式迎风口:随着2023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30%,换电模式因“补能速度堪比加油”被写入国家政策鼓励目录。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块”可实现单块续航200公里、换电仅需3分钟,此前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
2. 下沉市场成蓝海:10-15万价位段占据中国汽车销售总量的40%,但当前主流新能源车型仍集中在20万元以上。京东凭借6亿活跃用户数据,精准捕捉到下沉市场对“平价换电车”的迫切需求。
3. 电商平台转型突围:近年阿里、京东等平台纷纷布局汽车赛道,此前天猫曾尝试整车销售,而京东此次直接参与车型定义,标志着电商从“销售渠道”升级为“生态整合者”。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行业冲击:或引发三大连锁反应
- 价格战再升级:若10万级换电车量产,将直接冲击比亚迪海豚、欧拉好猫等车型的价格体系。
- 渠道革命加速:传统4S店模式面临挑战,京东的仓储物流网络可实现“线上订车、线下配送”,此前京东汽车已在全国建立300家合作门店。
- 补能标准之争:宁德时代借京东渠道推广换电标准,将与蔚来、国家电投等现有换电网络形成竞争。
四、官方动态:政策与资本双重加持
工信部近期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鼓励车电分离模式。时代电服总经理陈伟峰曾公开表示:“2023年将建成3000座换电站”,此次与京东合作被视作技术落地关键一步。广汽埃安方面则透露,新车型将基于AEP3.0纯电平台开发,续航可达500公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电商巨头手握用户数据,携手电池王者与车企大佬,这场“不造车的造车运动”正在改写行业规则。10万出头就能开上换电车型,你是否愿意为这种“电池包月租”的新消费模式买单?**评论区聊聊:你看好京东卖车吗?它真能颠覆4S店传统模式吗?**
(本文综合澎湃新闻、红星资本局报道及行业公开信息)
→ 京东活跃用户:6.18亿(2023年Q2财报)
→ 中国换电站总量:截至2023年9月达2367座
→ 10-15万车型市占率:占乘用车总销量38.7%(乘联会数据)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