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停,绿灯行”是交通规则的基本常识,但很少有人知道,绿灯亮起后无故停滞不前也可能构成违法。近日湖北襄阳一起交通处罚案例引发全网热议:一辆白色轿车在路口绿灯亮起后,原地停滞20秒未动,直到绿灯即将结束、黄闪灯亮起时才突然起步,导致后方车辆被堵在路口无法正常通行。最终,该司机因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规定,被处以罚款200元、驾驶证记6分的处罚,这一案例让“绿灯不走也违法”的规则走进公众视野。
不少网友疑惑这是否是新增规定,实则不然。交警部门明确表示,此次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4条,该条款明确规定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或者交通警察的指挥通过 。绿灯作为明确的通行指令,并非“可走可不走”的选择项,无故在路口停滞、挤占通行窗口,对交通秩序的干扰不亚于闯红灯,还可能引发追尾事故,本质上属于“不按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违法行为。

此次襄阳的案例并非个例,近期当地已收到多起类似举报。两起典型案例均发生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段,涉事车辆均在绿灯亮起后停滞超20秒,直到绿灯快结束时才启动,导致后方车辆因红灯亮起无法通过路口 。要知道,高峰时段路口信号灯周期固定,一组信号灯的通行窗口被占用,后续车辆可能需要多等待1分40秒甚至更久,极易造成交通拥堵蔓延。交警解释,处罚的核心是“无故停滞”,即排除车辆故障、操作不熟等客观原因后的故意或过失停留,对于偶尔因观察路况、礼让行人等短暂停留的情况,一般不会予以追责。
这一处罚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核心在于此前各地执法相对宽松。现实中,不少司机存在路口分心行为:绿灯亮起时仍在低头看手机、整理物品,或因与人交谈、走神等导致起步延迟,这类行为虽常见,但多数情况下未被严格处罚,使得“绿灯需及时通行”的规则被逐渐忽视。而襄阳交警的此次执法,明确了该违法行为的处罚标准——与闯红灯处罚力度一致,均为罚款200元、记6分,让这一“隐形违规”有了清晰的追责依据。
网友的讨论中,既有对处罚的支持,也有对执法边界的疑问。有网友分享自身经历:“曾遇到前车绿灯停滞半分钟,后面堵了一长串车,直到红灯亮起都没过去,这种行为确实该罚”;也有司机担忧:“偶尔绿灯时观察路况慢了一两秒,会不会被认定为违规?”对此,交警部门进一步明确了执法尺度:处罚仅针对“长时间停滞且明显影响通行”的情形,通常以停滞超10-20秒、造成后方车辆排队拥堵为判定标准,正常的起步延迟、安全观察等合理行为不会被追责,核心是打击故意占用通行资源、影响交通秩序的行为。
事实上,“绿灯及时通行”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保障交通效率的关键。城市路口的信号灯配时是基于车流量科学计算的,每辆车都及时响应通行指令,才能最大化利用通行时间,减少拥堵。反之,一辆车的无故停滞,可能引发“蝴蝶效应”:后方车辆无法及时通过,导致下一个周期车流量堆积,甚至引发加塞、追尾等交通事故。尤其在高峰时段,路口通行效率的微小下降,都可能造成大面积拥堵。
此次案例也给广大司机敲响了警钟:遵守交通规则不仅是不闯红灯、不超速,更包括主动配合交通信号、保障通行效率。司机在路口等待时,应提前做好起步准备,绿灯亮起后及时通行;若遇到车辆故障等特殊情况,需及时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必要时联系交警协助,避免占用通行资源。同时,这一执法案例也体现了交通管理的精细化趋势——从单纯打击显性违法行为,到规范影响交通秩序的隐性行为,最终目的是保障道路通行的安全与高效。
交通秩序的维护,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每个交通参与者的自觉。襄阳的这起处罚案例,让“绿灯不走也违法”的规则被更多人知晓,也让大家明白,交通规则的核心不仅是避免危险,更是保障整体通行秩序。对于司机而言,养成路口专注驾驶、及时响应交通信号的习惯,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毕竟,遵守交通规则没有“例外情况”,只有人人都按规矩通行,才能让道路更顺畅、出行更安全。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