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到30万的新能源轿车市场里挑车,就像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里选日用品,既要性价比够高,又要配置不缩水,还得兼顾日常使用的各种场景,确实让不少消费者犯难。而星途旗下的星纪元ES(图片|配置|询价),最近在这个价位区间里关注度不低,不是因为它有多么花哨的宣传,而是实打实的配置和价格组合,让很多懂车的人都愿意多瞄两眼。作为一款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形式的中大型轿车,它没有刻意标榜某一项单一优势,反而在价格、动力、续航、底盘和车内体验等多个维度都拿出了诚意,这种均衡感在当下的市场里其实并不多见。
星纪元ES最低售价:15.28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6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3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1.88万起 | 11辆先说说大家比较关心的价格和购车政策,毕竟买车先看预算,这是大多数人的共识。星纪元ES(逛导购)的价格区间很明确,从入门的纯电Pro版到顶配的纯电Ultra四驱旗舰版,覆盖了18.98万到29.99万的区间,整个系列一共有8款配置可供选择,不管是预算有限的刚需用户,还是追求高配体验的消费者,都能找到对应的选项。值得一提的是,入门版本并没有因为价格亲民就缩减核心配置,像800V高压快充和雪豹四驱这样在同价位车型中不算常见的配置,在18.98万的版本上就已经配备,这一点确实让人意外。要知道,放在几年前,想体验到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预算至少得往上提一个档次,而现在星纪元ES(用车口碑)把这些技术下放到这个价位,让更多消费者能以较低成本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
再说说近期的购车优惠,对于打算换车的用户来说,1万元的旧车置换现金补贴算是实打实的福利,相当于直接降低了换车的门槛,尤其是对于那些家里有老旧车型想升级新能源的消费者,这笔补贴能有效减轻购车压力。如果选择贷款购车,5年10万额度且前3年免息的政策也很有吸引力,按照当前的市场贷款利率来算,前3年能省下的利息接近万元,对于预算紧张又想提前用车的用户来说,这种金融政策能显著降低月供压力。不过要提醒一句,具体的优惠细节和额外福利,比如部分经销商提供的免费充电桩安装、终身基础流量等,还是需要咨询当地4S店,不同区域的政策可能会有差异,多问多对比总能找到更合适的方案。
活动详情请咨询当地经销商

横向对比同价位的竞品车型,2025款星纪元ES的价格优势其实很明显。相似配置水平的前提下,它的价格普遍比竞品低2到3万元,而且在核心配置上并没有妥协,反而有所提升,这种"加量不加价"的思路,让它的性价比显得尤为突出。杰兰路给出的性价比排行榜数据也能佐证这一点,增程版顶配拿到94.6分,纯电版带城市道路辅助功能的版本更是达到108.6分,这样的成绩来自专业机构的评测,也能反映出行业内对它配置诚意的认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样的分数意味着购车后大概率不会后悔,不会出现"花了钱却没买到实用配置"的情况。
动力表现方面,2025款星纪元ES提供的纯电和增程两种选择,刚好覆盖了不同用户的需求,这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对于喜欢纯电车静谧性和瞬时动力响应的用户来说,纯电版的四驱车型会是不错的选择。它搭载的雪豹四驱系统,能够根据路面情况实时调整前后车轮的动力分配,配合节能、舒适、运动、雪地、个性五种驾驶模式,无论是日常通勤还是应对复杂路况,都能找到合适的驾驶状态。从数据来看,双电机的总功率达到353千瓦,峰值扭矩663牛·米,零百加速成绩为3.7秒,这个数据在同级别纯电车型中属于上游水平,大多数同价位竞品的零百加速成绩都在4.5秒以上。实际驾驶中,运动模式下的动力输出确实强劲,深踩加速踏板能感受到明显的推背感,起步时的爆发力足够让人印象深刻;而节能模式下,车辆会自动优化动能回收强度和电机输出逻辑,能耗控制得比较合理,不会因为追求动力而牺牲续航。对于北方用户来说,雪地模式的实用性很高,冬季路面湿滑时,这套系统能有效控制动力输出,减少车轮打滑的情况,提升行驶稳定性,这也是北方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车型时比较看重的一点。
如果你对长途出行有顾虑,担心纯电车的续航不够用,那么增程版就很值得考虑。增程版同样搭载了雪豹四驱系统,双电机总功率345千瓦,峰值扭矩634牛·米,零百加速4.6秒,这个动力水平在增程式车型中表现不俗,完全不会有"动力不足"的感觉。增程车型的核心优势在于"可油可电"的灵活性,日常上下班通勤时,纯电模式就能满足需求,不用频繁加油,使用成本很低;周末或者节假日跑长途时,就算沿途没有充足的充电桩,增程器也能自行发电,彻底摆脱续航焦虑。它的增程器是一台1.5T专用发动机,热效率达到44.5%,这个数据在行业内处于优秀水平,而且这台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直接驱动车轮,所以能够一直工作在高效、省油的转速区间。再加上3.7千瓦时每升的油电转化效率,即便是亏电状态下,百公里油耗也只有4.9升,对于一台中大型轿车来说,这样的油耗表现相当亮眼,甚至比不少小型燃油车还要省油。无论是市区拥堵路况下的低速行驶,还是高速路段的巡航,增程版都能在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之间找到较好的平衡,做到开着顺畅又省钱。

如果说动力系统是车辆的"心脏",那么底盘就相当于"筋骨",直接决定了车辆的行驶质感和操控体验。星纪元ES搭载的云台底盘,在同价位车型中配置相当厚道,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通常多见于50万以上的豪华车型,如今下放到20到30万的价位,确实能看出厂家的诚意。前双叉臂悬架通过上下两个A字形摆臂固定车轮,这种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抑制车身侧倾,尤其是在转弯时,车身的支撑性很好,不会出现明显的晃动,让驾驶更有信心;后五连杆悬架则可以单独调整每个车轮的角度和姿态,保证车轮在不同路况下都能紧密贴合地面,提升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
除了悬架结构,刹车和转向系统的表现也值得称赞。它配备了6活塞赛车级制动卡钳,配合大尺寸刹车盘,制动距离仅为34.8米,比同级别车型普遍短3米左右。别小看这3米的差距,在紧急制动场景下,这可能就是安全与危险的分界线,能给驾驶员和乘客多一层保障。另外,它的转弯半径只有5.88米,对于一台轴距达到3000毫米的中大型轿车来说,这样的转弯灵活性实属难得,不管是在狭窄的胡同里掉头,还是在地下车库里挪车,都不用反复打方向、多次倒车,操作起来相当轻松。
这些不是纸上谈兵的参数,星纪元ES之前做过的一系列测试都能印证其底盘实力:以183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通过51度高环绕桩,成功完成行业"墙上超车"测试,甚至在30秒内突破移动桩车的挑战,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实际驾驶中,这套底盘的表现也很均衡,山路行驶时方向控制精准,转弯时的循迹性很好;城市道路行驶时,面对减速带和路面颠簸,悬架能过滤掉大部分震动,不会让车内乘客感到不适,真正做到了操控性和舒适性的兼顾。和同平台的风云A9L相比,星纪元ES的底盘调校更偏向操控质感,转弯时的侧倾控制更出色,而风云A9L则更侧重舒适取向,这种差异化调校也让消费者有了更明确的选择方向。

续航和充电表现,是新能源车型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星纪元ES在这两方面都没有掉链子。先看增程版,CLTC工况下的纯电续航达到255公里,这样的续航里程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完全足够。如果每天上下班往返50公里,一周行驶5天,那么一周只需要充一次电,不用天天为找充电桩费心。综合续航里程更是达到1645公里,这个数据在中大型轿车中表现亮眼,从北京开车到上海全程约1200公里,中途只需要在服务区补一次电或者加一次油就能直达,不用频繁停靠耽误行程。充电速度也比较可观,快充状态下从20%充到80%仅需17.5分钟,这个时间足够在服务区喝杯咖啡、吃点东西,补充完能量后就能继续出发,完全不会影响长途出行的节奏。就算没有充电桩,亏电状态下4.9升的百公里油耗也能保证续航,加一箱油就能跑很远,彻底打消续航焦虑。
纯电版的表现同样值得肯定,搭载宁德时代的大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达到710公里,对于日常使用来说,一周充一次电完全没问题,不用像早期纯电车那样天天惦记充电。它的800V高压快充平台是一大亮点,相比传统的400V平台,充电速度提升明显,11.5分钟就能充够515公里的续航,早上出门前插上电,洗漱、吃早餐的功夫,就能满足一周的通勤需求,再也不用经历长时间等待充电的困扰。而且800V高压平台不光充电快,能耗控制也更出色,车上的高压电机、高压空调等部件能耗更低,再加上经过2000小时风洞测试优化后达到0.205的超低风阻系数,进一步降低了电量消耗,实际行驶中的续航表现和官方数据差距不大,不会出现"虚标"的情况。更方便的是,它能适配全球110多种主流充电桩,不管是市区的商场、写字楼,还是高速服务区,基本都能找到兼容的充电桩,充电便利性很高。
现在消费者买车,对于车辆的辅助功能和智能体验越来越看重,星纪元ES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比较务实。它的这套辅助系统,硬件配置相当扎实:30颗高性能传感器,包括1颗激光雷达、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和12颗高清摄像头,再加上两颗英伟达DRIVE ORIN X芯片,综合算力达到508TOPS,这样的硬件规格在同级别车型中属于上游水平,能够让车辆更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反应也更迅速。
这套系统覆盖了高速道路、城市道路和泊车三大核心场景,实用性很强。跑高速时,开启对应的辅助功能后,车辆能够自动保持在车道中间行驶,顺利完成上下匝道和智能变道,覆盖全国20万公里的高速路网。对于经常跑长途的用户来说,这个功能能有效减轻驾驶疲劳,不用一直紧绷着神经盯着路面、频繁调整方向盘,只需要轻轻扶着方向盘即可,长途出行也能变得更轻松。城市道路行驶时,增程版今年会开放全国城市的道路辅助功能,面对环岛、窄路口掉头、避让障碍物等10种复杂场景,都能自主处理。比如在环岛行驶时,车辆能准确判断周围车辆的位置和行驶速度,找准合适的时机进出环岛,操作流畅度不输给经验丰富的驾驶员。
泊车场景下,这套系统的实用性更是凸显,支持自动泊车、遥控泊车和记忆泊车功能。遇到特别狭窄的车位,驾驶员不用勉强挤进去,下车后通过手机APP就能控制车辆自动停入车位;如果经常去某个固定的停车场,车辆能记住停车路线,下次再去时,就能自主找到车位并停好,连"最后一公里"的泊车难题都解决了。有数据显示,95%以上的车主都开通了这套辅助系统的服务,77%的用户会经常使用,这样的使用率足以说明它不是华而不实的配置,而是真正能提升用车便利性的实用功能。
这套系统的一大特点是不依赖高精地图,靠AI大模型实时分析传感器收集到的信息来规划路线,适用性更广。不管是城市里的新建道路、农村的乡间小路,还是临时施工的路段,都能正常工作。比如开车去农村亲戚家,走那些没在地图上标注的小路时,车辆能通过摄像头和雷达清晰识别路边的石头、树木等障碍物,自动调整方向避让;遇到突发的道路施工,也能及时感知并规划绕行路线,灵活性很高。这套系统的背后,是工程师们累计1000多万公里的真实道路测试和无数次虚拟仿真测试,而且车辆还支持OTA升级,后续还能不断优化功能,应对更多新的路况。安全方面,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的表现也很可靠,遇到突然窜出的电动车或者过马路的行人,能够及时发现并果断刹车,为行车安全多添一份保障。
除了动力、底盘、续航这些核心亮点,星纪元ES在车内体验和安全方面也做得相当到位。内饰采用"曲水流韵"的设计风格,整体视觉效果简洁又不失档次,没有过多繁杂的装饰,却能给人一种高级感。座椅采用NAPPA真皮材质,触感柔软细腻,透气性也很好,而且主驾和副驾都配备了加热、通风和按摩功能,夏天开车不会闷汗,冬天上车也不会觉得凉,跑长途时开启按摩功能,还能有效缓解腰酸背痛。后排座椅同样支持加热功能,家里的老人和小孩坐在后面也能感到舒适。2.8平方米的全景天幕让车内采光效果不错,坐在车里能清晰看到头顶的风景,不会有压抑感;纯平的地板设计也很贴心,后排中间乘客不用蜷着腿,腿部空间充足,长时间乘坐也不会觉得累。
车身尺寸方面,星纪元ES的长宽高分别为4945毫米、1978毫米、1480毫米,轴距达到3000毫米,这样的尺寸让它拥有了宽敞的车内空间,车内空间占车身尺寸的比例(得房率)达到70.2%,比不少同级别车型都要高。就算是身高185厘米的乘客坐在后排,膝盖到前排座椅之间也还有充足的距离,不会觉得拥挤,头部空间也很宽裕,完全能满足家庭用户的空间需求。
智能座舱的体验也很流畅,搭载高通骁龙8295P芯片,这是目前车载领域性能不错的芯片之一,配合8.2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5.6英寸2.5K悬浮中控屏,操作起来响应迅速,切换界面、打开应用都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就像使用高端智能手机一样流畅。Lion AI智能语音助手的表现也值得称赞,支持四个座位分别唤醒,不管坐在哪个位置,只要开口说话,都能被精准识别,导航、放音乐、控制车窗、调节空调等操作,一句话就能完成,不用手动操作,既方便又能提升驾驶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星纪元ES采用了无边框车门和双层静音夹胶玻璃,对车内静谧性的提升很有帮助,高速行驶时的风噪和路噪都控制得不错,进一步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安全方面,星纪元ES的表现可以用"扎实"来形容。车身采用笼式太空舱2.0结构,88%的材料都使用了高强度钢和铝合金,车身刚性十足。之前进行的120公里每小时超高速三车夹击对撞测试中,车辆的车身结构保持完整,能够有效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空间。纯电版还获得了新能源汽车电安全NESTA认证,电池包即使出现热失控,48小时内也不会发生蔓延和爆炸,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车内的电磁辐射水平达到母婴级别,就算是孕妇和小孩长时间乘坐,也不用有多余的顾虑。
综合来看,星纪元ES是一款没有明显短板的车型,它没有刻意突出某一项单一优势,而是在价格、动力、续航、底盘、智能体验和安全等各个核心维度都做到了均衡且出色。对于20到30万预算的消费者来说,这款车确实提供了一个很有吸引力的选择:预算有限的用户能以不到19万的价格买到配备800V高压快充和四驱系统的纯电车型;追求长途无忧的用户可以选择增程版,兼顾纯电的经济性和燃油的便利性;注重驾驶质感的用户会喜欢它厚道的底盘配置和灵活的操控表现;家庭用户则能享受到宽敞的空间、舒适的座椅和可靠的安全保障。
星纪元ES最低售价:15.28万起图片参数配置询底价懂车分4.06懂车实测空间·性能等车友圈3.3万车友热议二手车11.88万起 | 11辆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市场里,星纪元ES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读懂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不是每个人都追求极致的性能或者超长的续航,更多人想要的是一台"面面俱到"的车,既能满足日常通勤,又能应对长途出行,既好开又省心,还不用花费太多预算。如果你正在这个价位区间里挑选新能源轿车,不妨去4S店实际试驾体验一下,亲身感受它的动力响应、底盘质感和车内空间,相信它的均衡表现会给你留下不错的印象。毕竟买车是一件大事,只有亲自体验过,才能知道它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的用车需求。
Copyright © 2025 樱桃汽车网
网站展示的汽车及品牌信息和数据,是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及品牌方的公开信息,收集整理客观呈现,仅提供参考使用,不代表网站支持观点;